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28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間、時令、時節。如:「天候已經不早了,快回去吧!」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遊太和山日記》:「山谷川原,候同氣異。」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佛經以為袪練1>神明,則聖人可致。簡文2>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3>?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注解〕 (1) 袪練:淨化磨練。袪,音ㄑㄩ。 (2) 簡文:即東晉簡文帝司馬昱(西元320∼372),字道萬。元帝少子,封琅邪王,後徙封會稽王。廢帝太和元年為丞相,而無建樹,大權歸桓溫。後桓溫廢廢帝,改立昱。在位期間,留心典籍,長於清談。在位二年,廟號太宗。 (3) 不:同「否」,表詢問之意。〔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郭澄之〈郭子〉(據《續談助.卷四.殷芸小說》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檢驗、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公羊傳.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唐.白居易〈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物的形象或圖像。如:「攝影」、「背影」、「身影」。《水滸傳》第三一回:「寫了武松鄉貫、年甲、相模樣,畫影圖形,出三千貫信賞錢。」《紅樓夢》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纔拜了影回來。」
先發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資治通鑑.卷一○二.晉紀二十四.海西公太和四年》:「太宰恪之子楷及垂舅蘭建知之,以告垂曰:『先發制人,但除評及樂安王臧,餘無能為矣。』」
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湖廣通志.卷一○三.藝文志.序》引清.王新命〈太和山志序〉:「然則烏容無志,楊參議、王州守,一以關西名宿,一以臨川才筆,力任斯舉,苦心簝輯。山靈面目,星躔度數,殿宇人物,瞭如指掌。即無緣登謁者,展閱一過,恍如睹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之勝矣!」
老蚌生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誕(西元179∼253),字仲將,三國魏京兆人,韋端之子。漢獻帝建安中,為郡上計吏,特拜郎中。魏明帝太和中,為武都太守。善書,師法張芝、邯鄲淳,諸體皆能,尤精大字,魏室寶器銘題皆出其手。 (6) 懿性貞實:性情真誠良善。 (7) 文敏篤誠:舉止文雅靈活而忠厚。 (8) 保家之主:保衛家國之人。 (9) 不意:想不到。
照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料、看顧、幫助。《紅樓夢》第四二回:「難得老太太和姑奶奶並那些小姐們,連各房裡的姑娘,都這樣憐貧惜老的照看我。」也作「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欺騙、矇騙。《孟子.滕文公下》:「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四四.唐紀六十.文宗太和六年》:「當文宗求治之時,僧孺任居承弼,進則偷安取容以竊位,退則欺君誣世以盜名,罪孰大焉!」
調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調和。《莊子.天運》:「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南朝陳.徐陵〈冊陳公九錫文〉:「以公調理陰陽,燮諧風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