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5.5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掌:手掌。如:「他在盛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
古道熱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還沒米下鍋,太太叫我去當當,我要回去了!」申守堯聽到老媽子說出他的窘況,覺得很丟臉,就打了老媽子一巴掌,把老媽子氣跑了,鞋子、帽子都丟在地上。一干人中有個叫秦梅士的老頭子,非常熱心,他說:「守兄的衣帽脫下來沒有人拿,我們怎麼走呢?」就要他的跟班幫申守堯拿回家去。「古道熱腸」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待人仁厚、熱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動、旋動。如:「掄刀」、「掄拳」。《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鄧九公聽了,掄起大巴掌來,把桌子拍的山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屈曲。通「彎」。《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戶站在一邊,不覺那隻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灣不過來。」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這麼多嘴,等我見到他一定要打他一頓。」臨濟說:「為什麼要見到才打?今天就該打。」說著,就打了黃檗一巴掌。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苦口婆心」,用來形容以懇切真摯的態度,竭力勸告他人。
孤掌難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巴掌拍不出聲響。比喻孤立無助,不能成事。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三折:「雖然你心明聖,若不是雲臺上英雄併力,你獨自個孤掌難鳴。」
不由分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容許分辯解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眾人不由分說,夾嘴夾面,只是打罵。」《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些人駕了小船,跳在鹽船上,不由分說,把他艙裡的子兒鹽,一包一包的,儘興搬到小船上。」也作「不容分說」。
國際不打小孩日(430_Spank_Out_D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這天叫No Hitting Day,有的國家則是No Smacking Day,香港又稱之為「無巴掌日」。我們臺灣則在2006年正式以「不打小孩日」來響應國際,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 相關資料臺灣反體罰運動早在1987年開始,對兒童人權的重視與照顧,無不朝著國際標準邁進,近年來從兒童少年法的制訂、修訂,兒童人權高峰會的舉辦,到禁止校園體罰的教育基本法條文修訂,在在體現著成人觀念的轉變。 專家意見「『不打小孩日』的目的是在使父母停下來想想,認識到有很多正面且非暴力的方法來鼓勵孩子做出他們希望的行為,並了解到他們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掌打人的臉。如:「摑了他一巴掌。」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灣作家朱和之〈我的四百擊〉1文有許多體罰的相關描寫:「我們挨過藤條、掃把柄、從學生座椅拆下來的木條、巴掌、腳踹、鐵尺……對,鐵尺。不是用平的那一面打手心,那只是聲音大,不見得痛。黃老師是把大支鐵尺立起來,用細的那一側敲我們的手指背。看起來只是輕輕敲落,可是直接打在骨頭上(中略)老師們用各自的創意,讓我們體驗各種不同的『痛徹心肺』。打手心打屁股抽大腿彈耳朵。還有一次打『下巴』,事實上就是打耳光,但是老師也許為了怕惹上麻煩,再三強調他打的是下巴,然後對著臺上的同學一一出掌。」「老師掄起掃把柄狠狠痛打我一頓,打到我坐都沒辦法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