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879.9927 ms
共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才能打敗敵人啊!」「另外,我之所以會下車仔細觀看,是因為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故意引誘我軍上當。我看到他們的軍隊車跡混亂,旗幟也歪斜倒地時,才可以斷定他們是真的慘敗,才敢乘勝追擊啊!」後來,「一鼓作氣」就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鼓足勇氣,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功。 補充相似詞:趁熱打鐵、一氣呵成 實例平常我們做事,如果都能一鼓作氣的做好,那就不會老是有事情做不完的困擾了。 參考資料文化課教材(高級):一鼓作氣(成語故事)
|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子罕》顏淵1>喟然2>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注解〕
(1) 顏淵:西元前521∼前490,名回,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亦作「顏子淵」、「顏回」。
(2) 喟然:嘆息、嘆氣的樣子。喟,音ㄎㄨㄟˋ。
(3) 循循然善誘人:指循序漸進的引誘教導別人。見「循循善誘」。
|
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利益引誘、收買他人。《左傳.哀公十一年》:「吳人皆喜,唯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齣:「養文臣帷幄無謀,豢武夫疆場不猛。」
|
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餌引誘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上鉤。如:「釣魚」、「釣蝦」。
|
調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誘老虎離開有利於他的山頭形勢。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西遊記》第五三回:「先頭來,我被鉤了兩下,未得水去。纔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九命奇冤》第三六回:「至於爵興,喜來二個,當時是用調虎離山之計,暫時把他調開。」
|
招蜂引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花朵美麗招致蜜蜂,吸引蝴蝶。後用以形容人刻意裝扮自己來吸引眾人的注意。多用於女子。如:「她今晚精心打扮,卻惹來招蜂引蝶的誤解。」《九尾龜》第四九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貝夫人這樣的一個尤物,今天看戲,明日燒香,到處賣弄風騷,招蜂引蝶。」
|
誘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技倆引誘、迷惑他人的心智。《大宋宣和遺事.元集》:「那時道教之行,莫盛於此時,推原其由,皆自徐知常有以誘惑聖聽也。」
|
蠱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誘惑,使人心意迷亂。唐.白居易〈古塚狐〉詩:「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覆人國。」
|
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引誘人的事物。《淮南子.俶真》:「是故以道為竿,以德為綸,禮樂為鉤,仁義為餌。」《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制國而令子適足以為餌,豈可謂工哉!」
2.引誘。戰國策.秦策二:「我羈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陽餌王。」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
|
臨財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錢財引誘能不隨便求取。意謂廉潔自好。五代十國.王定保《唐摭言.卷四.氣義》:「孰以顯廉?臨財不苟。孰以定交,宏道則久。」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