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6.7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普通性向測驗組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性向測驗組合(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美國勞工部於1974年,研發出普通性向測驗組合(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簡稱GATB)。目前,美國就業服務處常使用該測驗來對求職者做職業安置與輔導。該測驗組合將59種職業利用因素分析法,找出職業性向的9個基本因素。台灣的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曾委託中國測驗學...
多元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元性向測驗是指在一種測驗中,包括若干種分測驗,以測量多種不同的性向。此種測驗以多項分數或側面圖代表個人的不同能力。根據這些性向的分數,個人可以充分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作為職業與教育決定的參考。因此,多元性向測驗多用於職業與教育方面的諮商與輔導。不但可以測量各種特殊的性向,而且可依數字與語文的分數,做為測量普通能力的指標。
  多元性向測驗另方面是一種性向測驗名稱,係修訂自席構(D. Segel)及蘭斯欽(E. Raskin)所編製的多元性向測驗;出版單位是中國行為科學社;出版日期是民國八十三年十月;測驗主要功能在測量受試者之各種性向與能力,以幫助受試者了解自己的性向。測驗內...
〔區分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區分性向測驗是一種多因素性向測驗,由美國班納特(G.K. Bennett)、席修爾(H.G. Seashore)和魏斯曼(A.G. Wesman)二人共同編製,於一九四七年由美國心理公司(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發行,復經一九六二年和一九七二年兩次修訂,多年來在學校輔導上廣泛應用,學術界人士認為是此類測驗中之最佳者。
  民國四十九年,我國宗東亮與徐正穩兩位教授曾就DAT第一版修訂,首度引進國內使用,稱為〔中學綜合性向測驗〕,由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印行。民國五十九年,程法泌與路君約兩位教授又將DAT第二版修訂,依我國文化背景予以全部重編或部分增編,定名為〔...
文書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書性向測驗(clerical aptitude)文書性向是指,個人處理一般行政事務的文書能力。文書性向與個人對文書資料的知覺與準確度,都有密切的關係,例如:明尼蘇達文書測驗可以測驗知覺速度與運用符號的能力;該測驗可以做為甄選文書、秘書、助理、查核員、包裝員的工具,測驗對象適用於國中二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與成人。此測驗內容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數列比較,給受測者200組數列,...
〔學習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性向測驗(SAT)是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最著名的測驗,是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CEEB)所編製,本測驗主要包括語文(verbal)及數學(mathematics)兩部分。創始於一九二六年,這個測驗現被認為是心理測驗中最完善者之一,其預試、項目分析、標準化過程都是相當嚴謹。此測驗分數全距從200分至800分,平均數為500分。
特殊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殊性向測驗即指測量某種性向能力的測驗,可測出個體從事某一種特定心智活動時的潛在能力,例如音樂性向測驗可以甄選出具有音樂天分及對音樂具有特殊才華的個體;機械性向測驗可甄選出具有機械能力及空間推理潛能的特殊人員;美術性向測驗亦可甄選出具有美術及視覺美感傑出的優秀藝術人才。故這項測驗能客觀且有效篩選出特殊能力者,適用於機關或學校團體中人才的甄選及能力的鑑定,可與普通智力測驗僅測量個體語文或數字符號運作之抽象普通智力相輔相成,作特殊才能人員的篩選及鑑定工作。特殊性向測驗能具體且實際的測量出個人潛能或天賦,可配合工作需要、職業需求及個人專長編製出機械、文書及藝術等特殊性向測驗,甚至可作感覺、運動靈...
學術性向測驗(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AT最早是學術性向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的代稱,自1994年3月起改為學術評估測驗(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代稱。SAT是美國大學委員會(The College Board)舉辦的標準化測驗,成績做為美國各大學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首次SAT於1926年6月舉行,當時有9個分測驗。自1930年開始,SAT分成語文和數學兩個部分,這套架構一直沿用到1993年,這段期間內仍然有數次小幅度的變動,主要是分測驗的個數、試題型式和題數,及考試時間上的變動和調整。   在1994年3月,SAT做了較大幅度的變革,名稱改成學...
學術性向優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性向優異」為我國資賦優異教育之一類對象,係指一般智力優異,且在特定的學科領域如語文、社會學科、數學或科學方面表現優異或有發展潛能者。依據〔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規定,此類學生係指在學業成就測驗,團體與個別智力測驗、性向或創造力測驗上,其結果在平均數正一個半標準差以上,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1)專長學科成績持續優異,在就讀學校同一年級居於全年級成績百分之一以上;(2)參加國際性或全國性有關學科競賽、展覽等活動表現優異;(3)參加學術研究單位長期輔導之有關學科研習活動,成就特別優異,經主辦單位推薦。
  學術性向優異學生通常對該特定學科領域的基本概念、專有詞彙、方法的學習與理解...
普通性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性向」又稱為普通能力(general ability),係個人天賦的潛在能力之一(另一為特殊性向),由數種基本的心智能力所組成,包括語文理解、數學推理、空間關係的認知、聯想與記憶等。一般智力測驗所測得的能力即是普通能力,也就是普通性向
成就與性向剖析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受試者在包括數個分測驗的測驗結果時,不能直接比較原始分數,必須將原始分數依據相同參照團體建立的常模,加以轉換成相同類型的衍生分數(如百分等級、T分數或離差智商)來比較才有意義。通常較適切的做法是將各分測驗的衍生分數呈現在剖析圖或側面圖(profile)上,再加以解釋。
  透過剖析圖解釋測驗結果,受試者不僅可以了解個別分測驗的結果在相同參照團體的相對結果外,亦可分析各分測驗組群測驗結果在相同參照團體的相對表現結果。
  一般而言,成就測驗常用來測量學生現在的學習結果,性向測驗則用來預測量學生未來可能的學習結果,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測量的內容與目的不同。就班級教學評量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