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一.示呂機宜》心胸煩悶,回避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當恁麼時,善惡路頭相次絕也。覺得如此時,正好著力,只就這裡看個話頭: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看時不用博量,不用註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不用掉在無事甲裡。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五燈會元.卷一五.泐潭懷澄禪師》:「師一日見僧披衲,師曰:『得恁麼好針線?』曰:「祇要牢固。』師曰:『打草驚蛇作甚麼?』曰:『客來須看。』」
管中窺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五燈會元.卷一七.道吾仲圓禪師》:「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古人恁麼道,譬如管中窺豹,但見一斑。」
拖泥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帶水拖泥注音︰ㄉㄞˋ ㄕㄨㄟˇ ㄊㄨㄛ ㄋ|ˊ漢語拼音︰dài shuǐ tuō ní釋義︰猶「拖泥帶水」。見「拖泥帶水」條。 01.《五燈會元.卷二○.西禪文璉禪師》:「一向恁麼來,未免灰頭土面,帶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為馬。」 02.明.施惠《幽閨記.第一三齣》:「冒雨盪風,帶水拖泥,步難移,全沒些氣和力。」 參考詞語︰帶雨拖泥注音︰ㄉㄞˋ ㄩˇ ㄊㄨㄛ ㄋ|ˊ漢語拼音︰dài yǔ tuō ní釋義︰猶「拖泥帶水」。見「拖泥帶水」條。 01.元.王惲〈赴任濟南前次黃崗作〉詩四首之二:「今年東赴濟南行,帶雨拖泥二十程。只為此身饑凍迫,幾回辛苦歎勞生。」
針鋒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德傳燈錄.卷二五.天臺山德韶國師》又僧問:「承教有言,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如何是眼不見色塵?」師云:「卻是耳見。」學云:「如何是意不知諸法?」師云:「眼知。」學云:「恁麼即見聞路絕,聲色喧然。」師云:「誰向你道?」又云:「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毫參差1>相,事無不通,理無不備,良由一切言語,一切三昧,橫豎深淺,隱顯去來,是諸佛實相門。只據如今一時驗取。珍重!」 〔注解〕 (1) 纖毫參差:一點點不一致。纖毫,極微細。參差,音ㄘㄣ ㄘ,不齊一、不一致。
隔靴搔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隔靴抓癢注音︰ㄍㄜˊ ㄒㄩㄝ ㄓㄨㄚ |ㄤˇ漢語拼音︰gé xuē zhuā yǎng釋義︰即「隔靴搔癢」。見「隔靴搔癢」條。 01.《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七》:「恁麼說話,一似鴨聽雷鳴,隔靴抓癢,直饒脫卻根塵,去卻機境,尚餘一線路在。」 02.《通俗常言疏證.言語.隔靴抓癢》引《詩話總龜》:「詩不著題,如隔靴抓癢。今人以言不著力者,亦謂之隔靴抓癢。」 參考詞語︰隔靴搔痒注音︰ㄍㄜˊ ㄒㄩㄝ ㄙㄠ |ㄤˇ漢語拼音︰gé xuē sāo yǎng釋義︰「痒」同「癢」。「隔靴搔痒」即「隔靴搔癢」。見「隔靴搔癢」條。 01.《五燈會元.卷八.康山契穩禪師》:「(康山契穩法寶禪師)曰:...
節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
滑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狡猾、不老實。《五燈會元.卷二○.靈岩仲安禪師》:「怪得恁麼滑頭。」
錦簇花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為古代美女莫愁的女兒,後遂用以泛指美女。〔參考資料〕 《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欲得恁麼事,須是恁麼人;既是恁麼人,何愁恁麼事!學佛邊事,是錯用心。假饒解千經萬論,講得天華落石點頭,亦不干自己事,況乎其餘,有何用處?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多少差訛?設使攢花簇錦,事事及得,及盡一切事,亦只喚作了事人、無過人,終不喚作尊貴。將知尊貴邊著得什麼物?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七上八下」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一.示呂機宜》心胸煩悶,回避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當恁麼時,善惡路頭相次絕也。覺得如此時,正好著力,只就這裡看個話頭: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看時不用博量,不用註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不用掉在無事甲裡。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