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20)秦名將,奉始皇之命,率領三十萬士兵赴北築長城,以防禦匈奴,始皇崩,二世即位,趙高乃矯詔賜自殺。相傳毛筆為蒙所發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靜。唐.歐陽詹〈唐天文述〉:「求諸謐則常寧。」
淡無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境安然淡泊,沒有世俗的欲望。漢.王充《論衡.道虛》:「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淡無欲,養精愛氣。」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初真十戒》:「淡無欲是一藥,仁順謙讓是一藥。」也作「淡寡欲」。
不為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不合理的事情,視之不以為怪。《西湖佳話.葛嶺仙跡》:「頃刻潮至,葛洪舉杯向之,稱其妙道,不為怪。」也作「不知怪」。
然不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過錯卻不以為恥。也作「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逸。《國語.吳語》:「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逸。」《新唐書.卷二一○.藩鎭魏博列傳.序》:「今者及吾之壯,不圖擒取,乃偷處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境安然淡泊,不慕名利。漢.王充《論衡.自紀》:「充性澹,不貪富貴,為上所知,拔擢越次。」也作「淡」。
淡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境清靜淡泊而無所營求。《莊子.在宥》:「釋夫淡無為,而悅夫啍啍之意。」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遵游自然之勢,淡無為之場。」
月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靜月明的良夜。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不為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知恥」。見「不知恥」條。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一.佞倖.士人無賴》:「此皆市狙庭隸所為,且亦有不宵為者。縉紳輩反然不以為恥,真可駭也。」02.《照世盃.卷二.百和坊將無作有》:「縣令痛惡,遣役投帖送下程;遊客不為恥,將下程全收。」恬不知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