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4.09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啟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誘導開發,使其領悟通曉。語本《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不發。」漢.班固〈典引〉:「猶啟發憤滿,覺悟童蒙。」
淵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本原、師承。《抱朴子.內篇.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條千雲。淵源不泓窈,而求湯流萬里者,未之有也。」《宋書.卷九三.隱逸傳.雷次宗傳》:「于時師友淵源,務訓弘道,外慕等夷,內懷發。」
諄諄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懇耐心的啟發、引導他人。宋.劉摯〈乞重修太學條制疏〉:「昔之設學校,教養之法,師生問對,憤開發,相與曲折反復,諄諄善誘。」
一隅三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指能依循事理舉一反三。明.黃梨州〈陳乾初先生墓志銘〉:「乾初括磨陽習,一隅三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不發。」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矛盾,否定現實,而又熱情地幻想或希望變革現實。“莊騷兩靈鬼,盤踞肝腸深”;“六藝但許莊騷鄰,芳香惻懷義仁”:《莊子》、《離騷》對他有很大影響,是他的浪漫主義的主要源頭。他“最錄李白集”,認為“莊屈實二,不可以並,並之以為心,自白始”:李白對他也有一定的影響。他的奇妙的想像,奔放豪邁、衝破約束的精神,以及瑰麗的文辭,顯然可以看出和莊子、屈原、李白有直接的批判地繼承的關係。龔自珍詩最大的特點是政治思想和藝術概括的統一。他的許多詩,是一種“清議”即政治、社會批評的形式,他是以政論作詩的。但他並不是以議論為詩,使詩概念化,而...
吳錦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家犀利的眼光,透視臺灣社會已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種種危機,故時而有歡笑悲傷的親情,時而有愛慾掙扎、纏綿惻的戀情,同時他的小說也見證了臺灣社會變遷中,城鄉衝突與倫理的迷失,並強調本土歷史文化的自尊。小說內容銳利深刻,描寫人物內心世界細膩感人,擅長以電影手法處理小說場景,且有強烈的歷史感覺和濃厚的人道關懷。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小說新人推薦獎、吳濁流文學獎。 著作 短篇小說集:《放鷹》、《靜默的河川》、《消失的男性》、《燕鳴的街道》及稱作成長小說的「青春三部曲」;《秋菊》、《青春茶室》、《流沙之坑》──〈閣樓〉,是青...
辯同河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01.《藝文類聚.卷三八.禮部上.祭祀》引南朝梁.徐妻劉氏〈祭夫文〉:「惟君德爰禮智,才兼文雅,學比山成,辯同河瀉。」 
祭妹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清代袁枚撰。乃作者祭其三妹袁機的文章。本文寫得纏綿惻,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的〈瀧岡阡表〉,並稱為古代哀祭文的三絕。
舉隅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舉一反三」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1>,不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 〔注解〕 (1) 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不發」。 (2) 不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不發」。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