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死者表示哀思的集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死者的悲哀念。漢.蔡邕〈郭泰碑〉:「降年不永,民斯悲。」《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一路看著水色山光,悲女兒,悽悽惶惶,一路來到蘇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切哀。《宋史.卷二八七.楊礪傳》:「礪拜工部侍郎樞密副使,二年,卒,年六十九。真宗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悲。如:「致電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死者表示哀惋惜的言詞或文章。也作「詞」。
亡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名。晉朝潘岳所作。五言古詩。為潘岳痛失其妻,作詩以祭懷念,共有三首。後世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念哀死者的哀歌。如:「他作了首歌追念亡妻,詞曲動人,聞之鼻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名詞。希臘悲劇中,一種在合唱隊及演員之間的對話及哀詩。如同在艾斯奇勒斯(Aeschylus)的《祭奠者》(Chorphoroe)一劇中第一段間奏期間,主角們跪在阿卡曼儂(Agamemnon)的墓前,並且訴說回想他的生前事蹟、不幸遇害以及未來的復仇計劃。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簡文帝〈與劉孝儀令劉遵〉:「想卿痛之誠,亦當何已。」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陳著〈與孫主簿書〉:「今春二月,四境不靜,鄰震孔迫,不免挈家入山。未幾,邑吏輩乘時相脅,所藉為半歲計者,盡粥而應之無遺,……捉襟見肘,徒累有識者之所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