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慢怠。《三國演義》第四回:「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魏書.卷一○二.西域列傳.序》:「牧犍事主稍以慢。使還,具以狀聞,世祖遂議討牧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為宋代罪俘的後裔,散居在蘇浙兩省,不得為官吏及與良民通婚。民國成立,才完全恢復其平等地位。也稱為「貧」、「墮民」、「丐戶」、「怯憐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嬌弱懶散。《聊齋志異.卷七.細柳》:「福年十歲,始學為文。父既歿,嬌不肯讀。」
2.疲憊無力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九.雲蘿公主》:「女四肢嬌,足股屈伸,似無所著。」
慣性,慣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有物質均具有的性質,表示有阻止任何欲改變其運動狀態的特性。一個物體質量就是用來代表它本身慣性的數量大小。質量較大的物體比質量較輕的物體有更大的慣性,也需要較大的力量,方能改變其運動狀態。牛頓(Newton)的運動定律和相對原理即是以慣性而定。而在愛因斯坦(Einstein)的相對理論(theory of relativity)裡,物質的慣性性質是和物質本身的總能量有關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振。《商君書.墾令》:「農無得糶,則窳之農勉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嬉不事正業。《南史.卷七二.孔靖傳》:「釐整浮華,翦罰遊,由是境內肅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合江亭〉詩:「淹滯樂閒曠,勤苦勸慵。」也作「慵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享受卻不願付出勞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懶骨頭、懶蟲。
性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垂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