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673.1934 ms
共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身體感到痛苦的懲罰。如罰站、打手心等。[例]現代教育理念主張避免使用體罰,並採取更積極的教育方法。
|
推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運動。由太極拳演變而來,古稱為「打手」。每局比賽限時一分鐘。比賽方法以每局四人為一組,二人為選手,一人為裁判,另一人為副裁判。推手的技巧僅能以推手和拉對方肩膀以下、腰部以上的部位,將對方推出或拉出圈者勝。推手的要訣在於化解對方推逼,保持自身穩定,乘勢破壞對方平衡,使其傾跌。特點在借力使力,以弱力勝強力。
|
打招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遇到熟人,以寒暄或打手勢,互相致意。
|
守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門人理論是是傳播學的理論,起源心理學家Kurt Lewin建構的名詞「守門人」,之後李溫承繼研究,延伸出「守門人行為」(gatekeeping)的觀念,即新聞媒體在從消息來源獲得大量資訊後經編輯篩選、刪減的過程。至於資訊的選擇規範則建立於「守門人」自身。但是商業媒體都被財團控制,因此守門人的行為也因此受到組織上層影響,雖然一方面替閱眾去蕪存菁選擇新聞,一方面也擔任資本家的打手替他們選擇其希望讓大眾得知的信息。
|
打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受人僱用、替人打架的人。也稱為「打手」。
|
手巾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飯館、火車或劇場中侍者拿溼手巾供客拭面,稱為「手巾把子」。《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誰知拿了進去,欽差還沒有聞著,打手巾把子的人已經挑眼了。」
|
打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手勢示意。《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官人把手打招,叫:『買餶飿兒。』」
|
角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摔角的人。《明史.卷九一.兵志三》:「其不隸軍籍者,所在多有。……而嵩及盧氏、靈寶、永寧並多礦兵,曰角腦,曰打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