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七雄並立,互相征戰不休。有一次,趙惠王打算攻打燕國,有個叫做蘇代的謀士,認為兩國互相戰爭,必然生民塗炭,又擔心燕、趙兩敗俱傷,最後都會被趁機坐大的秦國併吞,就代替燕國遊說趙惠王,希望他能夠停戰。蘇代見到趙惠王,並沒有直接請他休兵,反而說了一個故事︰「大王啊,我到貴國途經過易水時,看到一隻蚌,正把殼打開在河邊晒太陽。這時飛來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刻合攏雙殼,把鷸的喙給夾住了。鷸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給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雙方爭執不休,誰也不肯讓誰。有一個漁夫經過,就毫不費...
|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之辭。 故事南郭先生是齊國人,宣王非常喜歡聽一種古代的簧樂器竽吹奏出來的聲音,而且他喜歡聽合奏。他打算組織三百人的樂團,南郭先生是位讀書人,學問淵博但是家境清貧。聽說宣王要用豐富的口糧供養一大批吹竽的人,南郭處士就去加入,從此南郭先生成為三百名吹竽手之一。每當宣王要聽竽合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在樂團裏頭裝模作樣一番,反正人多他不吹出聲音,也沒有人知道,因為他裝的還挺有模有樣的,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好幾年。後來宣王去世兒子泯王繼位,但他不喜歡聽合奏,他喜歡聽獨奏。於是,他就命令吹竽手一個個輪流吹給他聽,如果要南郭先生在君王...
|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國語.周語下》載,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要鑄造一口極大的鐘。單穆公和樂師州鳩知道了這件事,便勸阻景王打消念頭。他們認為:那麼大的鐘雖然少見,但是聲音不一定和諧好聽,若因此勞民傷財,造成人民的痛苦,更是沒有必要。然而景王並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仍然執意鑄鐘。隔年,大鐘鑄成了,平日慣於獻媚的樂工們,紛紛向景王讚美大鐘的聲音非常和諧、好聽。景王十分高興,就找來當初反對鑄鐘的樂師州鳩,對他誇耀的說:「看吧!鐘聲果然很好聽,你的顧慮是多餘的。」州鳩對於景王的無知和自誇十分不以為然,就回答說:「大王鑄造大鐘,如果人民都十分贊成,那才叫和諧。如今勞民傷財,人民都對大王十分怨恨,這種情形怎麼能叫做和諧呢?而且...
|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載,戰國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都邯鄲,情況十分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門下食客挑選出二十個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選出十九個,剩下的都不符合條件。這時,有一個名叫毛遂的人,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請求加入前往楚國的行列。平原君問:「你在我門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說:「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裡的錐子一樣,立刻就會顯露出鋒利的錐尖。而你在我門下三年了,我卻沒聽說過你有什麼表現,你還是留下吧!」毛遂說:「我現在自我推薦,就是請求你把我放進袋子裡,如果早點有這樣的機會,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錐尖而...
|
參差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犬牙交錯,良莠不齊,長短不一反義:井井有條,井然有序辨似: 「參差不齊」及「良莠不齊」都有不整齊的意思。 「參差不齊」適用範圍較廣,可用於大小、長短、程度等的不整齊;「良莠不齊」專用於好壞不一的不整齊。 參差不齊 良莠不齊 辨似例句 ○ ㄨ 她打算趁暑假時,好好整一整滿嘴~的牙齒。 ○ ○ 這些街頭畫家水準~,找他們畫畫時,得多作觀察。
|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有企圖的意思。 「居心叵測」側重於另有難以揣測的險惡存心,為貶義;「別有用心」側重於另有不為人知的打算,為中性義。 居心叵測 別有用心 辨似例句 ○ ㄨ 他巧言令色,~,絕不是一個好人。 ㄨ ○ 雖不知他真正在打什麼主意,但他說這話一定~。 「居心叵測」及「包藏禍心」都有心存奸險的意思。 「居心叵測」側重於意圖難測;「包藏禍心」側重於形容將陰險的企圖隱藏起來,不使顯露。 居心叵測 包藏禍心 辨似例句 ○ ㄨ 對方突然發動笑臉攻勢,~,我們得小心提防。 ㄨ ○ 像我們這種小廠,不依靠大公司活不了;依靠了,又怕對方~,把你吃掉。
|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孑然一身」源自「孑然」一詞,見於三國吳陸瑁進呈孫權的奏章。三國魏明帝時,遼東太守公孫淵謀反,與吳國密商抗魏之事。吳主孫權為顯示合作的誠意,故遣使赴遼東。但孫權此舉,卻反使公孫淵害怕會立刻引發魏國來攻,於是變節,斬了吳國來使,並將首級送至魏。孫權得知公孫淵背盟,大為憤怒,打算親自帶兵征討公孫淵。當時丞相陸遜之弟陸瑁以為不妥,上書勸阻道:吳與遼東距離遙遠,軍隊長途遠征,必然疲憊,恐怕難以取勝。況且公孫淵與魏國的關係不明,要是到時候魏國發兵來援,戰勢將更加不利。又即使公孫淵「孑然無所憑賴」,手下人馬因畏懼征戰,四散奔逃,則將導致以後很難將他們一網打盡。陸瑁文中,「孑然無所憑藉」一語是指公孫淵無外援...
|
水到渠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作為招待客人的費用。這樣一來,算算自己原有的儲蓄,大概還可以支撐個一年多。至於一年多以後,再另作打算,反正水到渠成,不必眼前先作考慮。有了這樣安排後,胸中為之一寬,並無其他可煩惱之事。蘇東坡這裡使用「水到渠成」的意思,應該有「結果自然來」或「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思,所以才會說眼前先擔心也沒用,是種豁然的生活態度。他在〈與章子厚參政書〉中說:「然俗所謂水到渠成,至時亦必自有處置,安能預為之愁煎乎?」用的也是這個意思。這句成語的意思也可以用來比喻事情條件完備則自然成功,不須強求,是今天比較常見的用法。
|
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將要、打算。如:「正待出外,卻下起大雨來了。」宋.辛棄疾〈最高樓.相思苦〉詞:「待不飲,奈何君有恨;待痛飲,奈何吾有病。」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你道我為甚麼私離繡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