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60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搶奪、俘虜。如:「擄人勒贖」。《東觀漢記.卷九.馮異傳》:「更始諸將,縱橫暴虐,所至擄掠,百姓失望。」《水滸傳》第三二回:「恭人被清風山強人擄去了。」
拿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故意刁難。《西遊記》第四三回:「他又在海內遇著你的差人,奪了請帖,徑入水晶宮,拿捏我父子們,有『結連妖邪,搶奪人口』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取或搶奪財物的人。如:「強盜」、「海盜」。《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罪不容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觀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於孔子者也,況於為之強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1>;爭城以戰,殺人盈城2>,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3>,罪不容於死。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者次之。」 〔注解〕 (1) 殺人盈野:殺人極多,遍地是屍體。盈,滿。野,廣平的地方。見「殺人盈野」。 (2) 殺人盈城:殺人極多,滿城都是屍體。盈,滿。見「殺人盈城」。 (3) 率土地而食人肉:因為大家為搶奪土地而殺人,正如「率土地食人」。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朝傳至古公亶父時,才正式建國,立國號周。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施行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中的薰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給他們。隨後又再度侵擾,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疆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搶奪、掠取。《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產而去。」晉.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一:「珠柙離玉體,珍寶見剽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搶奪。《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義縱傳》:「義縱者,河東人也,為少年時,嘗與張次公俱攻剽為群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強取、搶奪。如:「打劫」、「搶劫」、「打家劫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陸機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
掠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搶奪、奪取。《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或絕命於箠楚之下,或自賊於迫切之求。又掠奪百姓,皆託之尊府。」
齊人攫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齊國人想要得到金子,於是到賣金子的地方,向人搶奪金子,後來被綑綁審問,為何在眾目睽睽之下行搶?齊人回答:「殊不見人,徒見金耳。」典出《呂氏春秋.先識覽.去宥》。後用以比喻被利欲蒙蔽了心智,行事不顧後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