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洋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盛大而遠播。《禮記.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群生霑濡,洋溢乎方外。」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二一.五代史.薛史書法回護處》:「方外怵於元行欽之奏其反,內惑於石敬瑭、安重誨等之勸其反,勢當騎虎難下之時,不得不為挺鹿走險之計。」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進奉玉璽的大任。但是有一次陪武帝吃飯時,謝澹不但喝醉酒,還大言不會屈順任何人的意思。武帝雖因謝澹是方外之士,不與他計較,但是心裡著實不高興,也就不讓他進奉玉璽了。由這個故事可知,謝澹的「仗氣凌人」是恃才傲物的意思,和「盛氣凌人」的用法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圍。通「員」。《詩經.商頌.長發》:「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
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位於肩背部的穴道,約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起下方外側三寸處的穴道。指壓按摩膏肓,可具治擰筋、喘息、心窩痛、疲勞等療效。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源,提供參考。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
貢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臣民或屬國獻給帝王的物品。[例]大唐興盛之際,四方外族紛紛進獻貢品。
肩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背部上方外側的骨頭,左右各一,呈三角扁平形,與鎖骨、肱骨構成肩關節。也稱為「胛骨」。
桑田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詳。官至中散大夫,後棄官入山習道。桓帝時徵召不就,郡國強載至京師,閉口不言,題字於宮門,所寫的都是方外之事,削去復現。後放還鄉,居太守陳耽家。相傳一夕之間蟬蛻而去。 (3) 向:剛才。
賀知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賀知章歸四明)詩送給賀知章: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意思是說:拋棄榮華去當道士,辭官告老回鄉隱居﹔我難道不惋惜失去賢明的大臣,實在是不忍拂逆他高尚的心志!他在人間得到了修仙的秘術要領,如今要到世外去安享清福﹔這次在東門外的餞行,文武百官們沒有一個不充滿著離別的惆悵。  賀知章在年輕時離開家鄉到長安考進士,辭官回鄉時已是滿頭白髮的八十多歲老翁,家鄉的親朋好友大多已經不在世間,新生代的孩子們都不認識他,把他當作外來的客人來招呼。他自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