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僕人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人領導(servant leadership)目錄1 定義2 起源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一個人具有僕人風格和心理特質,能夠服事、扶持、激勵和授權他人,而不將自己視為高高在上,處處需要為他人服事,由於僕人領導表現為他人服務的行為與態度,又稱服務領導。 起源「僕人領導」一詞,最早是格林里夫(R.K. G)於1970年在其所發表的〈僕人是領袖〉(The Servant as Leader)一文所提出,倡導僕人領袖的關念,對於企業或組織領導者有所影響。到了2000年以後,格林里夫的僕人領導受到廣泛推崇,各種闡...
永續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永續發展之教育核心主題4 重要會議/公約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7 發展8 我國作為9 中英文關鍵字10 參考書目: 定義「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最早是由「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三個國際保育組織,於1980年出版之「世界自然保育方案」報告中提出。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永續發展定義為:「...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是從美國「心理研究機構」的策略學派家族治療逐漸發展而成,最早是由Shazer和Berg及其他治療師所發展。焦點解決著重的是現在與未來,而非過去;不關心造成困擾問題的成因或是個案的診斷,而是著重個案想要解決的問題;對人性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人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不是病理取向,而是強調人的優勢;也因此,看重的是個案做得到的是什麼,或是困擾問題的例外在哪裡。Walter和Peller整理出焦點解決治療的基本假設,如下:1.來求...
跳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現,多人跳繩則遲至明代始見記述。在古代,跳繩叫「跳百索」,這遊戲在我國起碼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最早是孩子們在春節時興的一種遊戲,所謂「跳百索」,就是因為當繩飛轉時,可以幻成千百條,而顧名 思義。由於「跳百索」既有趣,又能眾人同樂,所以這項童玩一直被延傳下來。明清兩朝,跳百索遊戲多在正月十五日左右舉行。清代《樂陵縣志》載:「元宵期間,女子以跳繩為戲,名曰跳百索。」清代出版的《有益遊戲圖說》一書中,稱跳繩為“繩飛”,大概是由於繩子來回轉動,像是在空中飛動,所以得名。清代兒童跳百索,經常用有節奏的歌謠加以伴唱,娛樂性很強。...
社會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是,當事者在周詳思考對方可能做出的行動和反應後,自身產生的行動。(註1)。 理論來源社會行動一詞最早是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所使用,韋伯認為社會學是理解人類互動行為背後的意義的學門,而韋伯將人類行動大略分為下列四種型態:1.工具理性行動(instrumental-rational action):是指行動的目的和方法都是經過理性計算。在目的與方式之間做出最有效的決定。2.價值-理性行動(value-rational action):源自於當事人自身的價值、信念系統,是因為當事者的信念或責任感,替他人奉獻、做...
知彼知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知己知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知己知彼」原作「知彼知己」。「知己知彼」是指除了解自己外,對於對方的情況也有透澈地了解及掌握,最早是使用在軍事方面。在《孫子.謀攻》中就提到,能夠確切了解敵我雙方的優劣長短,掌握詳細的情況,這樣在每次的作戰中,才能避免危險,而對於敵我雙方其中一方的狀況不了解,在作戰時,就會互有勝負。如果都不了解對方和自己的情況,那這樣的軍隊,在每次作戰時,就會遭遇危險。後來「知己知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正確澈底地了解自己以及對手的實力。出現「知己知彼」的書證如元.劉敏中〈念奴嬌.烏飛兔走〉詞:「美景良辰,親朋密友,有酒何妨醉。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此...
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移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我不知。則見他上轎,抬到這裡,又不曾轉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早是不曾轉動,女孩兒家直恁響喉嚨。」
衝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冒犯頂撞。《水滸傳》第二回:「高俅不敢過去衝撞,立在從人背後伺候。」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一折:「這個是叔叔,早是您姪兒不曾衝撞著叔叔也。」
漢薩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中歐的神聖羅馬帝國與條頓騎士團諸城市之間形成的商業、政治聯盟,以德意志北部城市為主。漢薩(Hansa、或Hanse )一詞,德文意為「公所」或者「會館」,最早是指從須德海到芬蘭、瑞典到挪威的一群商人與一群貿易船隻。12世紀中期逐漸形成,14世紀晚期—15世紀早期達到鼎盛,加盟城市最多達到160個。1367年成立以呂貝克城為首的領導機構,有漢堡、科隆、不來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貴族參加。擁有武裝和金庫。1370年戰勝丹麥,訂立《施特拉爾松德條約》。同盟壟斷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並在西起倫敦,東至諾夫哥羅德的沿海地區建立商站,...
C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階控制。 編譯預處理(preprocessor)讓C語言的編譯更具有彈性。 歷史 早期發展C語言最早是由丹尼斯·里奇為了在PDP-11電腦上執行的UNIX系統所設計出來的程式語言,第一次發展在1969年到1973年之間。之所以被稱為「C」是因為C語言的很多特性是由一種更早的被稱為B語言的程式語言中發展而來。早期作業系統的核心大多由組合語言組成,隨著C語言的發展,C語言已經可以用來編寫作業系統的核心。1973年,Unix作業系統的核心正式用C語言改寫,這是C語言第一次應用在作業系統的核心編寫上。 K&R C197...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