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步青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范雎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見,有識者皆避匿。須賈怪之。至相舍門,謂須賈曰:「待我,我為君先入通於相君。」須賈待門下,持車良久,問門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門下曰:「無范叔。」須賈曰:「鄉者與我載而入者。」門下曰:「乃吾相張君也。」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行,因門下人謝罪。於是范雎盛帷帳,侍者甚眾,見之。須賈1>頓首2>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於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 〔注解〕 (1) 須賈:戰國時魏國人。生卒年不詳,為魏中大夫。 (2) 頓首...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一.怨怒戇直附》:「竊見天下有識之士,品藻當世人物,或以君子之才望,美則美也,猶有所闕焉,其所闕者在于恃才傲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肯定,相當於「是」。《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孫程傳》:「昔衛鞅因景監以見,有識知其不終。今得臣舉者,匪榮伊辱。」
聽天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孔臧〈鴞賦〉(據《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服鳥》引)季夏庚子,思遁靜居,爰有飛鴞,集我屋隅。異物之來,吉凶之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為祥,弃常為妖,尋氣而應,天道不踰。昔在賈生,有識之士,忌茲服鳥,卒用喪己。咨我令考,信道執真,變怪生家,謂之天神。禍福無門1>,唯人所求,聽天任命,慎厥所脩2>。栖遲養志,老氏之疇,時去不索,時來不逆,庶幾中庸!仁義之宅,何思何慮?自令勒劇。 〔注解〕 (1) 禍福無門:禍福的來源本非命中注定,沒有常規。 (2) 慎厥所脩:謹慎其所研習。「脩」通「修」。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兵作亂,攻陷京師。後為溫嶠、陶侃等討平。 (2) 溫嶠:西元288∼329,字太真,晉祁人。博學有識,初為劉琨參軍,永嘉之亂後,元帝南遷 ,尚未即位,溫嶠奉劉琨之命前去勸元帝登基稱帝。其母阻止他,溫嶠便扯斷衣袖,毅然而去。明帝時,平定王敦、蘇峻之亂,拜驃騎將軍,封始安郡公,諡忠武。嶠,音ㄐ|ㄠˋ。 (3) 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晉潯陽人。晉代名臣,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磚塊以鍛鍊體力。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4) 幽逼:受到小人逼迫。 (5) 肝腦塗地:比喻竭力盡忠,不惜犧牲生命。見「肝腦塗地」。 (6) 致命:...
抱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或脫簡,傳或間編。傳問民間,則有魯國(柏)〔桓〕公、趙國貫公、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1>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挾:懷著。
處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措心積慮注音︰ㄘㄨㄛˋ ㄒ|ㄣ ㄐ| ㄌㄩˋ漢語拼音︰cuò xīn jī lǜ釋義︰即「處心積慮」。見「處心積慮」條。 01.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應世》:「措心積慮,甘心為小人而不以為病,茲非惑歟!」 02.明.宋濂〈用明禪師文集序〉:「有識之士疑之,則以謂潛師游方之外者也,其措心積慮皆與吾道殊,初不可以強而同。」 參考詞語︰潛心積慮注音︰ㄑ|ㄢˊ ㄒ|ㄣ ㄐ| ㄌㄩˋ漢語拼音︰qián xīn jī lǜ釋義︰猶「處心積慮」。見「處心積慮」條。 01.《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五》:「學者須是潛心積慮,優游涵養,使之自得。」 參考詞語︰設心積慮注音︰ㄕㄜˋ ㄒ|ㄣ ㄐ...
無理取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五:「總之論古人者,不審時勢,而望影亂談,便如無理取鬧,其不為有識所掩口者幾希。」
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駭人視聽注音︰ㄏㄞˋ ㄖㄣˊ ㄕˋ ㄊ|ㄥ漢語拼音︰hài rén shì tīng釋義︰猶「駭人聽聞」。見「駭人聽聞」條。 01.《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源) 02.宋.安燾等〈周書序〉:「考於書,唯府兵之設,斂千歲已散之民而係之兵,庶幾得三代之遺意,能不駭人視聽以就其事,而效見於後世。」 參考詞語︰駭人聞見注音︰ㄏㄞˋ ㄖㄣˊ ㄨㄣˊ ㄐ|ㄢˋ漢語拼音︰hài rén wén jiàn釋義︰猶「駭人聽聞」。見「駭人聽聞」條。 01.宋.孟元老...
天作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1>初載2>,天作之合。在洽之陽3>,在渭之涘4>。 〔注解〕 (1) 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2) 初載:此語多解,或指早年,或指初登基時,或指其幼小始有識知之事。 (3) 洽之陽:洽水之北。陽,山之南或水之北。 (4) 渭之涘:渭水之崖。涘,岸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