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陋就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或脫簡,傳或間編。傳問民間,則有魯國(柏)〔桓〕公、趙國貫公、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1>且不能究2>其一藝。……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罷老:勞乏、困倦。罷,音ㄆ|ˊ,通「疲」。 (2) 究:完全通曉。
聽天所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聽天由命」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孔臧〈鴞賦〉(據《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服鳥》引)季夏庚子,思遁靜居,爰有飛鴞,集我屋隅。異物之來,吉凶之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為祥,弃常為妖,尋氣而應,天道不踰。昔在賈生,有識之士,忌茲服鳥,卒用喪己。咨我令考,信道執真,變怪生家,謂之天神。禍福無門1>,唯人所求,聽天任命,慎厥所脩2>。栖遲養志,老氏之疇,時去不索,時來不逆,庶幾中庸!仁義之宅,何思何慮?自令勒劇。 〔注解〕 (1) 禍福無門:禍福的來源本非命中注定,沒有常規。 (2) 慎厥所脩:謹慎其所研習。
溫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88~329)字太真。晉朝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博學有識,初為劉琨參軍,長安、洛陽陷,元帝鎮江左,以琨使奉表勸進,其母固止之,嶠絕裾而去,既至,帝嘉而留之。明帝立,平王敦、蘇峻之亂,拜驃騎將軍,封始安郡公,諡忠武。
平步登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范雎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見,有識者皆避匿。須賈怪之。至相舍門,謂須賈曰:「待我,我為君先入通於相君。」須賈待門下,持車良久,問門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門下曰:「無范叔。」須賈曰:「鄉者與我載而入者。」門下曰:「乃吾相張君也。」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行,因門下人謝罪。於是范雎盛帷帳,侍者甚眾,見之。須賈1>頓首2>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於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 〔注解〕 (1) 須賈:戰國時魏國人。生卒年不詳,為魏中大夫。 (2) 頓首...
斥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革退、免職。漢.王充《論衡.定賢》:「准主而說,適時而行,無廷逆之卻,則無斥退之患。」《後漢書.卷二六.伏湛傳》:「微過斥退,久不復用,有識所惜,儒士痛心,臣竊傷之。」
措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宋濂〈用明禪師文集序〉:「有識之士疑之,則以謂潛師游方之外者也,其措心積慮皆與吾道殊,初不可以強而同。」
開眉展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眉開眼笑、歡喜、高興的樣子。《水滸傳》第一五回:「若是有識我們的,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
嗤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視、不屑。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齊世有席毗者,清幹之士。官至行臺尚書,嗤鄙文學。」《隋書.卷六九.王劭傳》:「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
駭人聞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駭人聽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無足稱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無聞。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1>,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2>,然其採擿經史謬誤,為《讀書記》三十卷,時人服其精博。 〔注解〕 (1) 不軌不物:超出常軌,不合法度。 (2) 嗤鄙:輕視、不屑。嗤,音ㄔ。
駭人視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駭人聽聞」。見「駭人聽聞」條。01.《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源)02.宋.安燾等〈周書序〉:「考於書,唯府兵之設,斂千歲已散之民而係之兵,庶幾得三代之遺意,能不駭人視聽以就其事,而效見於後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