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坐針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錫1>字世嘏。少有盛名,起家2>長沙王乂3>文學4>,累遷5>太子中舍人6>。性亮直忠烈,屢諫愍懷太子7>,言辭懇切,太子患8>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9>中,刺之流血。 〔注解〕 (1) 錫:杜錫(西元254∼301),字世嘏,晉京兆杜陵人,杜預子。官至尚書左丞。 (2) 起家:起之於家而出任官職。指由平民而晉升為官員。 (3) 長沙王乂:司馬乂,生卒年不詳,為晉惠帝時諸王之一。八王之亂時殺河間王司馬冏,掌握了政權,後又被東海王司馬越所殺。 (4) 文學:官名,掌校理典籍,侍奉文章。 (5) 累遷:屢次升官。累,音ㄌㄟˇ。 (6) 太子中舍人:官名。任事...
慘綠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中左補闕屬門下省,右補闕屬中書省。 (10) 杜黃裳:西元738或739∼808,字遵素,唐京兆杜陵人。肅宗寶應二年進士,歷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官,平藩鎮之亂多為其謀,封邠國公,卒謚宣獻。〔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錢易《南部新書.己集》、宋.王讜《唐語林.卷三.識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脫去。唐.白居易〈新樂府.杜陵叟〉:「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水滸傳》第四三回:「朱貴慌忙攔住,李逵方纔住了手就士兵身上,剝了兩件衣服穿上。」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途」:北周.王褒〈與周弘讓書〉(據《周書.卷四一.王褒列傳》引)嗣宗1>窮途,楊朱2>歧路。征蓬長逝,流水不歸。舒慘殊方,炎涼異節,木皮春厚,桂樹冬榮。想攝衛惟宜,動靜多豫。賢兄入關,敬承款曲。猶依杜陵之水,尚保池陽之田,鏟跡幽蹊,銷聲穹谷。何期愉樂,幸甚!幸甚! 〔注解〕 (1) 嗣宗:阮籍(西元210∼263)字嗣宗,阮瑀之子,三國時魏尉氏人,為竹林七賢之一。有雋才,性放誕,好老莊而嗜酒,反名教,曠達不拘禮俗。因遭時多忌,故藉酒自廢,以避禍患。官至兵部校尉,人稱為「阮步兵」。因有賢名,世稱為「大阮」,與其姪阮咸齊名。著有〈詠懷詩〉八十餘篇、〈達莊論〉、〈大人先生傳〉等。 (2)...
五日京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冬月已盡,延命乎?」乃棄舜市。 〔注解〕 (1) 敞:張敞(?∼西元前47),字子高,西漢京兆杜陵人。宣帝時任太中大夫,以違大將軍霍光意旨,出為函谷關都尉。後宣帝召為京兆尹,政績佳,為帝所賞識之。友楊惲罪誅,敞免歸。數月後復起為冀州刺史,息盜賊。元帝欲為左馮翊,病卒。 (2) 〔賊〕捕掾:主管捕治盜賊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 (3) 絮舜:西漢人,生卒年不詳。張敞為京兆尹,舜為賊捕掾。敞友楊惲罪誅,舜以敞將坐連免官,不受其命竟事。敞知,捕舜入獄殺之。 (4) 案驗:查明案情定罪。 (5) 劾:音ㄏㄜˊ,彈劾。 (6) 竟事:完成其事。竟,完成。 (7) 京兆:...
情投意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時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馮衍遲不歸降,所以未加重用。後來外戚陰興、陰就因敬重馮衍的長才,馮衍即與之交往,並被聘請為司隸從事。馮衍寫了一篇〈與陰就書〉,說自己與陰就「意同情合」,並感謝陰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剷除外戚勢力,馮衍也因此獲罪,免官歸里,閉門自保,潦倒而死。後來「情投意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祖籍湖北襄陽,出生於河南鞏縣。官左拾遺、工部員外郎,故也稱為「杜工部」。甫博極群書,善為詩歌。在政治上始終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著有《杜工部集》。也稱為「杜陵布衣」、「老杜」。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玄成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賢,而文采過之。建昭三年薨,諡曰共侯。初,賢以昭帝時徙平陵,玄成別徙杜陵,病且死,因使者自白曰:「不勝父子恩,願乞骸骨,歸葬父墓。」上許焉。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患。  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攜手相與還。 假中對雨,呈縣中僚友  卻足甘為笑,閒居夢杜陵。殘鶯知夏淺,社雨報年登。  流麥非關忘,收書獨不能。自然憂曠職,緘此謝良朋。 贈蕭河南  厭劇辭京縣,褒賢待詔書。酂侯方繼業,潘令且閒居。  霽後三川冷,秋深萬木疏。對琴無一事,新興複何如。 示從子河南尉班  拙直餘恒守,公方爾所存。同占朱鳥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懸棒,謀身類觸藩。不能林下去,只戀府廷恩。 趨府候曉,呈兩縣僚友  趨府不遑安,中宵出戶看。滿天星尚在,近壁燭仍殘。  立馬頻驚曙,垂簾卻避寒。可憐同宦...
高風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