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語出《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 △「利令智昏」、「見利忘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吃。同「啖」。《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宋.岳飛〈良馬對〉:「臣有二馬,日啗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即不受。」
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人處世的態度。[例]他為人正直,是個值得深交的朋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宰殺牲畜。如:「屠宰」。《史記.卷九五.樊噲傳》:「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與高祖俱隱。」
逆耳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順。〔參考資料〕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有空隙的地方走。即抄小路、走捷徑的意思。《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閒行。」也作「間行」。
漢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混到了一個亭長的職位,並利用工作之便,結交了沛縣吏蕭何、曹參、夏侯嬰等,加上他原來在鄉里結下的死黨樊噲、周勃等,成為他後來稱霸天下的基本班底。西元前209年,劉邦奉命押送一班囚犯至咸陽修驪山陵墓,但一路上犯人逃去大半,劉邦索性釋放了餘下犯人,並帶領其中十餘人一起造反,逃入芒硝山中之間(這也是秦法苛重,逼人造反的一個例子),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奇事,據說劉邦喝醉酒後斬了一條擋道的大蛇,後來有個老婦人在當地哭泣,說她兒子乃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斬了。此事雖不可信,但代表了秦朝行將被漢朝所取代的象徵意義,歷來被廣為傳播。對於...
羞與噲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韓信鄙視樊噲,不屑與他為伍。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用以指不屑與平庸的人並列。也作「羞與為伍」。
逆耳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順。〔參考資料〕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禁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天子居住的地方。《漢書.卷四一.樊噲傳》:「高帝嘗病,惡見人,臥禁中。」《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世宗篤好佛理,每年常於禁中,親講經論。」也稱為「禁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