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叛變,因而遭到殺害或被迫出逃。所以他認為︰「如果從這四個人的例子看來,有大城市對國家是有害的。樹枝太粗就會折斷,尾巴太大就擺動不易,大王您應該明白這道理。」後來「尾大不掉」被用來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亦用來比喻事物因輕重關係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
滿腹經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遙遊》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意思是說:鷦鷯在深林築巢,所佔的只不過一根樹枝。偃鼠在河裡喝水,再會喝,也只不過是喝滿肚子而已。後來因為肚子是人體的裝填食物的最大空間,所以很容易利用「滿腹」來表示充塞身體的意思。例如「滿腹文章」、「滿腹才學」等,都是形容人很有學問。再例如「滿腹牢騷」、「滿腹心事」等,用法也是一樣的。但是這些語詞的結構都是「滿腹」後加名詞性詞組,所以「滿腹經綸」的「經綸」應該也是由規劃、治理的動詞性轉化為名詞性,是「滿腹經綸之才」的意思。有人以為這句成語的典源出自於《易經.屯卦.象》:「〈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孔子為解說《易經》,曾經寫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縊、上吊。《論語.憲問》:「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史記.卷八二.田單傳》:「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長的樹枝。如:「柳條」、「枝條」。唐.李白〈折楊柳〉詩:「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竹或樹枝編成的柵欄。通「寨」。如唐朝王維有〈鹿柴〉一詩。《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甘寧傳》:「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
屈指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寥若晨星,寥寥可數,寥寥無幾反義:不可勝數,不計其數,不勝枚舉,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車載斗量,恆河沙數,盈千累萬,俯拾即是辨似: 「屈指可數」及「寥寥無幾」都是數量極少的意思。 「屈指可數」強調十指可計量的數目;「寥寥無幾」則泛指數目不多。 屈指可數 寥寥無幾 辨似例句 ○ ㄨ 社會上的有錢人不少,但因彩券中獎而一夕致富的人卻是~。 ㄨ ○ 冬天到了,樹枝上頭只剩~的黃葉,隨時都會飄落。
反掌折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轉手掌,折取樹枝。比喻至簡易之事。
痀僂承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後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麼不能成功呢!」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補充相似詞:聚精會神 心無旁鶩 實例做任何事情,我們應該抱持著痀僂承蜩,才會成功。 參考資料http://xh.5156edu.com/html5/277550.htm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1) 形容咳嗽、嘔吐的聲音。[例]他喀一聲將喉嚨中的痰吐出來。 (2) 形容硬物折斷的聲音。[例]那根樹枝被大風一吹,喀一聲折斷了。
精衛填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娃的化身,總是「精衛、精衛」地叫著,於是被稱作「精衛」。這種小鳥,不斷地用牠小小的嘴,銜著山裡的小樹枝和小石子,投入東海,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精衛填海」,用來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然而,東海是如此的深廣,精衛鳥是如此的弱小,所以又可借「精衛填海」來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