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07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強食弱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弱肉強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大多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但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仍然無法擺脫弱者被強者欺凌的危險,弱者之肉,就是強者的食物。現今...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免受國家的侵犯。舉例而言,個人主義通常反對民主制度,除非有一套憲法能夠保護個人免受多數的侵犯。公民和經濟的自由都是個人主義著重的。個人主義最極力避免的是商業和產業力量被過度集中於國家的手上,因為這會造成兩個問題:民選的民意代表並沒有能力和責任感去處理這麼多公司,同時也會造成公共行政牽涉到大量的資金;在個人主義者看來,「國家的健康」是根基於個人各自追求利益的努力上的。個人主義也可能採取極端的形式,例如個人無政府主義的形式。個人主義者將社會視為是「許多個人一起運作」以改進他們各自(和集體的)幸福的架構。每個獨立的個人不該...
1917年俄國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取得政權。列寧成立新的政府,並且實行十分嚴格的計畫:沒收土地、將土地分配給農民和建立由工人管理的工廠等。12月,列寧和德國簽訂停戰協定,蘇聯從此退出戰爭。西元1918年,俄國沙皇的家族被人暗殺,保皇派組成的白軍和共產黨的紅軍爆發內戰。西元1920年,紅軍打敗白軍,結束內戰。兩年之後,蘇維埃社會主義供合國聯邦(USSR)宣布正式成立,簡稱蘇聯。並且由布爾什維克黨的領袖列寧領導政權。該黨是運用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原則。繼列寧之後,史達林接手領導蘇聯。 共產國際1919年俄國在莫斯科創立第三國際,...
烏托邦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爭時則以雇用鄰近好戰國家之傭兵,非自己之公民。其目標則主要聚焦在批判和諷刺,他將烏托邦之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身處之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並藉之譴責後者。(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註2: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7%83%8F%E6%89%98%E9%82%A6%E4%B8...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婦,由於毫無節制地生養了十多個孩子,飽受窮困煎熬之苦。作者滿懷悲憫和同情,描寫農村和小鎮的衰敗、農民和市井小民維生的艱辛,其原因之一在於他覺得這些故事有它們的一些特殊意義,想藉由寫作留給妻子及後代子孫看,「希望他們不要忘了我們的來處,不管將來過的燦然或黯淡,都不要忘記」。(引自洪醒夫《黑面慶仔》自序) 影響:(1)反映當時農村面貌:洪醒夫的農村文學背景,是五零年代中期到七零年代初期的台灣農村社會。此時台灣正處於農業社會轉型至工商業社會的階段,洪醒夫筆下的農村,雖然還保持著傳統淳樸的面貌,卻漸漸受到工商社會的影響而有所變...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讙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讙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讙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義和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況2 背景3 組成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概況義和團運動是公元1900年前後中國清末,中國甲午戰敗後,在西方列強劃分在華勢力範圍、通過教會加深對清地方政府的控制、華北遍布教案的情況下,山東、直隸農民和部分清軍自發發動的,以「扶清滅洋」為口號,針對在華傳教士及華人教徒的有組織的暴力活動及其引發的八國聯軍遠征。 背景鴉片戰爭後,中國和列強陸陸續續地簽訂了些不平等條約。到一八六零年以後,傳教士不但可以根據條約在內地傳教,而且可以收回以前被沒收的教產,並在內地購買土地建立教堂,為此後頻頻發生的仕紳、民眾反教的糾紛埋下種...
土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疆域。[例]所謂國家,必須具有土地、人民和主權等三要素。
長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佔了62座城市,翻閱18座高山,橫渡24條大河,幾乎每天都會遭到國民黨軍的攻擊。但對於參加長征的人民和軍人來說,惡劣的環境才是他們最強大的敵人,危險的沼澤地、高聳的群山以及嚴酷的氣候奪取了許多人的性命。最後他們長途跋涉了9700公里以尋找殖民地,終於到達了陝西省。毛澤東建立了共攢黨總部,並堅持抵抗中國國民黨的攻擊。1937年日本侵占中國華北,國共雙方同意聯合抗日,此時正是中國抗日的開始,也給了共產黨有了喘息的機會,並且藉機厲兵秣馬。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毛澤東、蔣介石英文關鍵字:Mao Zedong、Chiang Kai...
黔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黔首、黎民的合稱。泛指群眾、百姓。《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