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頂下郊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在衝突已久的雙方中,三邑人率先發動攻擊。由於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隔著安溪人所建的艋舺清水祖師廟,且池沼遍布,難以發動大規模攻擊,三邑人因此向安溪人借道,商議燒毀清水祖師廟,日後再協助重建。於是三邑人自艋舺龍山寺出發,越過沼澤、燒毀清水祖師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焚屋毀舍,史稱頂下郊拚。敗逃的同安人逃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最後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重建廟宇街市,利用淡水河從事對渡貿易。頂下郊拚後,艋舺的下郊就此消失。(註3,4) 與頂下郊拚有關的廟宇清代艋舺地區的移民主要有閩南人、泉州三邑人、泉州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蓴菜科蓴菜屬,多年生浮葉性水生草本。葉橢圓形,盾狀著生於葉柄,全緣,背面帶藍紫色,葉柄細長,有黏液,夏日開花,花單生,萼片、花瓣各三枚,罕四枚,紫紅色。堅果卵圓形。嫩葉可作羹湯,味鮮美。多生於池沼中。也稱為「缺盆菜」、「蓴菜」、「露葵」。參見「露葵」條。
鯰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鬚,無鱗,皮膚多黏液。背蒼黑色,腹白,背鰭、胸鰭上棘刺有毒。約有二千五百多種,布於世界各地。生長於河湖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以小魚、貝類、蛙類等維生。
水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蜻蜓的幼蟲。身形扁闊而長,頭大。產於池沼等緩流水中,其形如蠆,故稱為「水蠆」。
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硬骨魚綱。體呈側扁的紡綞形,口吻鈍圓,邊有長短觸鬚各一對,有發達的咽頭骨。脊鰭長、尾鰭分叉,鱗大。食水草及魚介類,棲小河池沼等處,現多為人工飼養的食用魚。也稱為「文魚」。
心腹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 欲:期望、希求。 (7) 石田:不能耕種的田。比喻毫無用處的物品。 (8) 為沼:變成池沼,表示亡國。 (9) 泯:音ㄇ|ㄣˇ,消滅、滅亡。 ◎2《左傳.哀公六年》是歲也,有雲如眾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當王身乎!若禜1>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過,天其夭諸?有罪受罰,又焉移之?」遂弗禜。 〔注解〕 (1) 禜:音ㄩㄥˋ,古代一種祭拜日月、星辰、山川、風雨等的祭祀,以求消災。
白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蘋科蘋屬,多年生水草。根莖橫生泥中,由節生根。裸葉浮於水面,分裂為田字狀,小葉四枚,扇形,長一至三公分。夏秋之交,葉柄基部側生一小枝,結有褐色球形的子囊果二至三枚。多生於池沼、水田等水溼地。也稱為「蘋」、「田字草」。
鼉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巨大的爬蟲類。長二公尺餘,穴居於池沼底部,為大陸地區特產動物。參見「鼉」條。《西遊記》第四三回:「那模樣像一個大鱉,不然,便是個鼉龍也。」
水木清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池沼園林清朗明麗。語本《文選.謝混.遊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水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環形動物蛭綱。體長扁,色黑綠,尾端及胸腹面各有一個吸盤。生於池沼或水田中,好吸食人畜的血液。也稱為「馬鱉」、「螞蝗」、「螞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