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露3 適合洞察階段的自我揭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自我揭露適合使用在助人歷程中,指助人者建設性的和個案分享自己的經驗、行為、感覺。對個案而言具示範和鼓勵作用,且提供一個新的架構,讓個案能更深入的思考。尤其適合在探索階段和洞察階段使用此技巧。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露1. 相似性的揭露:使助人者表達相似經驗的認同感,如「我瞭解,因為我也有類似的經驗」。當個案聽到其他人有相似的經驗,可以使個案產生問題的普及感,覺...
立即性技巧(immediac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972. Clara E. Hill (2006).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林美珠、田秀蘭合譯)。台北市:學富文化。p. 2723. 陳恆霖. (2004). 立即性技巧的應用: 一個案例的分析. 輔導季刊, 40(3), 9-17.
先見之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預先洞察事物的判斷力。[例]好在我有先見之明,提早離場,才沒被困在散場的人潮裡。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開放式問句技巧(open_ques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332.Clara E. Hill (2006).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林美珠、田秀蘭合譯)。台北市:學富文化。p. 114-118
音樂來影響個案的心理、生理、認知、或社交功能,來幫助個案達成正向的改變,音樂同時也可以幫助個案探索和洞察特定事件或回憶。 戲劇治療使用戲劇和劇場的歷程,進行創作與連結,以整合情緒與生理,幫助個人成長。個案可以藉由敘述自身的故事,獲得情緒上的宣洩,擴展內在經驗的深度與廣度,增加自身扮演角色的彈性。 舞蹈治療舞蹈治療相信身體和心智是互相連結,他們使用心理治療性的身體律動,來幫助個案進行情緒、認知、生理的整合,並進而幫助個案達到正向的改變。 閱讀治療使用文學作品來達成療癒和個人成長的效果。 遊戲治療在遊戲中引導個案進行創造和主...
知人知面不知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僅看到人的表面,不能洞察人的真心。指對人難以真正了解。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無二心呵,他怎生背了劉武周,投降了俺來。」《紅樓夢》第一一回:「這纔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裡有這樣禽獸的人呢?」
助人三階段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三階段模式的簡介2 三階段模式的假設3 三階段模式的意涵3.1 探索階段3.2 洞察階段3.3 行動階段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三階段模式的簡介助人三階段模式是Clara E. Hil從相關研究中發展出來的跨治療學派的助人模式與技巧。此模式以實務、理論、研究為基礎,涵蓋個人情感、認知、行為上的改變歷程。此模式包含三個階段:探索、洞察、行動階段。 三階段模式的假設1.決定論基因決定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各種能力;環境的正向或負向因子可以協助或阻礙潛...
輔導人員人格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的訊息有特別的敏銳度,因為當事人所不敢清楚表達的部分,可能即為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應具有敏感度去洞察對方的言外之意。 廣博的知識輔導員須面對各式各樣的人,而面對的問題也是千百種,如有各方面的經驗,在輔導過程中也會較有說服力,並且也能親身體驗到當事人的困擾,如此才能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協助,因此對於各方面的知識,輔導員應皆都涉略一二。(註1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輔導人員人格特質英文關鍵字:Characteristic of assistant 參考資料註1林建平/著。輔導原理與技術,1993年初版,頁118-125。五...
家族系統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而解決問題。治療者藉由行動取向的指導,提出有效的策略介入,讓個案的行為產生改變。此學派認為理解與洞察是不必要的,因為當個案的行為改變發生,個案的感覺也會改變。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家族系統治療英文關鍵字:Family Systems Therapy Theory 參考資料1. Gerald C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p.506-5132.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