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本我自我超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佛洛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本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複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上學。 超我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 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lang|de|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原名模板:Lang,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Libido)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欲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參見:伊底帕斯),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欲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厄勒克特拉),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
現實治療理論(reality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實治療法是美國精神科醫師葛拉塞(W. Glasser)1965年所倡議,它的基本精神是我們要為自己所選擇去做的事負責,我們可能是我們過去的結果,但卻並不是過去的受害者,除非我們自己選擇如此。此派治療理論認為所有的問題都發生在現在,因此,現實治療花很少時間去談過去。現實治療以案主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表現為治療對象,重點在於協助案主面對現實的態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了解只有自己負起應負的責任,才能獲得滿足的道理。換言之,現實治療理論在精神上是秉持著「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看法。它們認為人們只要願意為某個目標努力,就可以有所改變,所以主張人類是有意識地表現自己,而非受制於潛意識的趨力,因此反對決定論...
脊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是感覺神經元。(註2) 脊椎主要上行徑(註2)1. 脊椎小腦徑:起始於灰質後角,終止於小腦,功能是無意識的運動感,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2. 外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側的痛覺與溫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3. 腹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粗糙感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4. 薄束及楔形束:起始於同側脊隨神經節,終止於延腦,功能是知覺性的運動感覺,如同震動感、深部觸覺等,傳導則用厚白柱。 脊椎主要下行徑(註2)1. 外側皮質脊隨徑:起始於對側大腦皮質區及鄰近皮質,終止於脊隨前...
壓抑作用(Rep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衝動、慾望等。把對於個體威脅太大的訊息,藉由打消或強加壓抑,從意識知覺裡排除,使其訊息退縮至思想中的無意識部分。當個體下意識地將極度痛苦的經驗或慾望,潛抑至無意識之中,個體試圖將其遺忘或強行置之不理,藉以減輕內心的罪疚感,或解除焦慮及痛苦的狀態。由於從意識層驅入潛意識層,這些壓抑到潛意識裡的潛抑訊息,僅是暫時的潛伏,並未被遺忘或消失,仍會持續地暗中影響個體的行為,使個體在日常表現中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究理的莫名舉動,抑或產生奇異難解的感覺。...
退化作用(Reg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無法對付時,便覺得自己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來退回到兒童時期被人照顧的生活中去,這就是無意識地使用精神防禦的退行機制。退行作用只會讓一個人的適應能力與理性思考能力變得更差,並且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甚至會影響人際相處、工作上的決策力與生存的意志力。 參考文獻Hayashi Tatsunori(無日期)。心理防衛機轉。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www.angelfire.com/hi/hayashi/defense_mechanism.html現代人的悲歌---論心理防衛機制(無日期)。2009年7...
下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上指發生在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心理過程。是一種本能、不自覺的反應,能支配人的一切思想、行為。也稱為「潛意識」。
汙名化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化」作為,然而作為被漢族統治的原住民,在長期接受汙名化的社會傳播與漢人本位的教育之下,甚至自身也在無意識間產生了對此類汙名化意識型態的認同,是為「汙名化認同」。註2 汙名化認同之於非洲地區人民居住於非洲地區人民,在經歷過去長久的殖民統治之後,內化了白人殖民者對於非洲黑人的道德與價值教化,從而發展出白人或白人文化即等於高尚的印象,而黑人或黑人文化就等於低下的心理意識與潛意識。 參考資料註1: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註2:謝世忠著,《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1987...
異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音學上指兩個相同或相似的音連在一起,而變成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如「總統」ㄗㄨㄥˇ ㄊㄨㄥˇ異化為ㄗㄨㄥˊ ㄊㄨㄥˇ。
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意圖,有某種意念。《文選.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
2.故意。《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太史公曰》:「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大王去邠。此豈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碰著這種倒霉學臺,有意難人,我料想也不會進學的。」
3.有意識、有見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郗司空家有傖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