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2.47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蓋、關閉。《淮南子.脩務》:「攄書明指以示之,雖闔棺亦不恨矣。」《文選.潘岳.寡婦賦》:「靜闔門以窮居兮,塊獨而靡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而無子。《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恤鰥寡,存孤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縱教血染鵑紅,彼蒼不念獨。」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躍躍」一詞,較早見於晉.夏侯湛〈獵兔賦〉:「擢輕足之,振遊形之躍躍。」是形容心動不定的樣子。在唐.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中,有「夫得利則躍躍以喜」一句,則是形容喜悅的樣子。引申人心中急切,想要動手一試的意思。如所引典源宋.穆修〈送李秀才歸泉南序〉,便是作者敘述少年之時,去參加主司的考試,因為是初生之犢,絲毫沒有畏懼,反而自恃才能,極想在考官面前一展所學。文中用「躍躍」來形容心中急切一試。後來「躍躍欲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心動技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另在《孟子.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則是說明,君子如果教人射箭,絕不一箭中的;而是張弓搭箭,對正目標,先做...
一視同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視之仁注音︰| ㄕˋ ㄓ ㄖㄣˊ漢語拼音︰yī shì zhī rén釋義︰對萬物平等看待的仁心。見「一視同仁」條。 01.《宋史.卷二六五.李昉列傳》:「儻推一視之仁,澤及衰微之祚,則已往之冤獲伸於下,而繼絕之恩永光簡冊矣。」 02.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二.吳中丞奏請弛私渡之禁》:「以故老幼婦女,獨無依之人,迫欲就養,竟致鋌而走險,畢命波濤,非所以仰體我皇上如天之覆,一視之仁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獨。同「惸」、「」。《集韻.平聲.清韻》:「嬛,獨也。或作惸。通作。」《詩經.大雅.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漢.鄭玄.箋:「家道未成嬛嬛然,孤特在憂病之中。」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成立2>。既無伯叔,終鮮3>兄弟;門衰祚4>薄,晚有兒息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亦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敢廢遠。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注解〕 (1) 不行:不能走路或行動。 (2) 成立:成長到可以自立。 (3) 鮮:音ㄒ|ㄢˇ,少。 (4) 祚:音ㄗㄨㄛˋ,福氣。 (5) 兒息:兒子。
不絕如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有一線連繫未斷。比喻局勢危急。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也作「不絕如線」、「不絕若線」。
小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紀最小的女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唐.張守節.正義引班固詩:「自恨身無子,困急獨。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獨的。如:「孑然一身」。《晉書.卷八八.李密傳》:「孑立,形影相弔。」
獨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孤立無所依靠。文選.李密〈陳情表〉:「獨立,形影相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