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3.5722 ms
共 24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格物致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獲得不盡的知識。語本《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作「格致」。
|
身無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物,多餘的物品。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後以身無長物比喻節儉或貧困。如:「他一向自奉甚儉,生活清約,所居之處,往往身無長物。」
|
探囊取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手到袋子裡取東西,比喻事情極容易辦到。《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也作「探囊」、「囊中取物」。
|
厚德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大德的人,能夠承擔重任。《易經.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文選.潘岳.西征賦》:「乾坤以有親可久,君子以厚德載物。」
|
待人接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人際關係與事務。《朱子語類.卷二七.論語.里仁篇下》:「且看論語,如鄉黨等處,待人接物,千頭萬狀,是多少般!聖人只是這一個道理做出去。」
|
〔齊物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物論〕是〔莊子〕內七篇中的第二篇,與〔逍遙遊〕(參見「逍遙遊」)互為表裡,同為莊子哲學的核心。〔齊物論〕的主旨在說明人的 「芒昧存在」、主觀偏執,是萬事萬物之所以有差別的真正原因。(「芒」指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昧」即不明)。究極自然之理,萬事萬物原渾同一體,無所分別。因此唯有超越自我,破除執見,體悟大道,始能達到物我合一之境,明白萬物齊平之理。
在〔齊物論〕中,莊子一開始便以「吾喪我」三字點出全篇宗旨。南郭子綦隱(靠)几而臥,仰天而噓,看似形解神離,自稱已達忘我之境。他進而借著天籟(參見「天籟」)、地籟與人籟的比喻,說明自然無所作為,萬物各因其性而發展,不同於人的有意作為... |
物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的毛色。《禮記.月令》:「瞻肥瘠,察物色。」
2.形貌、外觀輪廓。《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顏杲卿傳》:「嘗送徒於州,亡其籍,至廷,口記物色,凡千人,無所差。」
3.景物、景色。《文選.顏延之.秋胡詩》:「日暮行采歸,物色桑榆時。」南朝宋.鮑照〈秋日示休上人〉詩:「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榮。」
4.各種物品。《舊五代史.卷一一○.周書.太祖本紀一》:「舊來所進羡餘物色,今後一切停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房裡多是要緊文書物色,你敢亂動麼?」
5.尋找、訪求。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二齣:「我想遍國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於塵埃之內乎?」《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弟為兄物色,得一佳偶。」
|
言之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論或文章有根據、有內容。《孽海花》第二○回:「惟首兩句籠罩全篇,末句總結大意,不必言之有物。」
|
仁民愛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心普及眾人,推及萬物。《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
海洋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marine plants)是海洋中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以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海洋植物屬於初級生產者。海洋植物有:紅樹林、馬鞍藤、海...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