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44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鼻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宇宙觀中地中最苦的一種。為胡語音意合譯,意為無間。墮落到此的眾生受苦無間斷,故稱為「無間」。為八大地中的第八。《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女人能集,眾多苦事,假以香華,而為嚴好,愚人於此,妄起貪求,如海疲鳥,迷於彼岸,死必當墮,阿鼻地。」簡稱為「阿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牢的官吏。《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少時為薛吏,有辠,免。」《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時懊惱不如竟到沭陽,也免得與吏為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酷吏傳.田延年傳》:「何面目入牢,使眾人指笑我,卒徒唾吾背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決訟案。《墨子.尚賢中》:「君有難則不死,出亡則不從;使斷則不中,分財則不均。」《漢書.卷四.文帝紀》:「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數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判案件。《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者,其由也與!」《聊齋志異.卷一○.胭脂》:「人皆服哲人之折明,而不知良工之用心苦矣。」
十八層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民間信仰認為人死後所入的痛苦世界。這個世界有十八層級,愈下則愈苦。一般用來比喻最悲慘的報應。《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我賴了你的,我墮十八層地。」《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聽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層地,永不得翻身。」也作「十八地」。
人間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淒慘、痛苦,像地一般的地方。比喻黑暗惡劣的環境。如:「這世上仍有些地方不僅物質貧乏,且常年戰爭,受到恐懼與不自由等精神壓迫,簡直是人間地。」
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制時代,因為文字上的關係而引起的罪案。以清朝為最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的案件。《周禮.地官.大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教而有訟者,與有地治者,聽而斷之,其附于刑者歸于士。」《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公卿旦入暮出,議論連年不決,不暇省訟冤結民之急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關進監。如:「鎯鐺入」。《漢書.卷八三.朱博傳》:「博詐得為醫入,得見咸,具知其所坐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