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02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逮捕、監禁。《漢書.卷七六.王章傳》:「書遂上,果下廷尉,妻子皆收繫。」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累及好人,無故繫。」
罄竹難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說,《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列傳》亦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的用法。案:前者是漢臣朱世安被誣諂下時,上書揭發丞相公孫賀父子作惡多端所用之語;後者則是隋人李密欲討伐隋煬帝,檄文中用以形容煬帝罪大惡極之語。這兩段文字都是描述罪狀之多,難以記錄。不過與《呂氏春秋》同期的文獻《孫臏兵法》,在〈奇正〉篇中有「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這樣一段話,指兩軍相爭時,要讓我軍處於必勝條件下的方法有許多種,即使用盡楚、越兩地的竹子都寫不完。則「難書」一語,並非指亂象,也非指罪狀。可知最初「罄竹難書」一語並無負面義,只是後來一般引用此語時,多只用以形容罪狀之多。
自怨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繼世而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紂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1>相湯2>以王於天下,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3>顛覆湯之典刑4>,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5>,於桐處仁遷義6>,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于亳。」...
春風化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風」: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孟簡子相梁并衛,有罪而走齊,筦仲迎而問之,曰:「吾子相梁并衛之時,門下使者幾何人矣?」孟簡子曰:「門下使者有三千餘人。」筦仲曰:「今與幾何人來?」對曰:「臣與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對曰:「其一人父死無以葬,我為葬之;一人母死無以葬,亦為葬之;一人兄有,我為出之。是以得三人來。」筦仲1>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2>,吾不能以夏雨雨人3>,吾窮必矣!」 〔注解〕 (1) 筦仲:管夷吾(西元前?∼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有的責難、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語含有自作自受之意。[例]他到處為非作歹,如今被警察逮捕入,可說是咎由自取。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翟公:漢文帝時的大臣,不知其名,生卒年亦不詳。 (3) 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 (4) 闐門:充塞在門前。闐,音ㄊ|ㄢˊ,填塞、充滿。〔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五○.張馮汲鄭列傳.鄭當時》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載,東漢霍諝,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才氣,年紀小小就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十五歲那年,有人誣告他的舅舅宋光,說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詔書,於是被捕入,在牢中遭到審問拷打。霍諝寫了一篇奏記為他申辯,其中有一段說到:「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品格也沒有什麼缺失。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飢渴的人,吃有毒的附子來止飢,喝毒酒來止渴,食物還沒進到肚子裡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這樣做啊!」大將軍梁商看了以後便上書為宋光脫罪,霍諝也因此而顯...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仗勢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劉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賢失勢後,其黨羽都遭誅殺,劉若愚也遭彈劾入。李清在作官時,偶然讀到他在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他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中,實在可惜。李清認為他這本書的價值極高,除了講到皇宮內的大小制度外,也將當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的驕橫胡為,描寫得十分生動。後來原文中的「淋漓盡致」被摘出成為成語,用來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亦用於形容表現生動逼真。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紅樓夢》第六一回:「投鼠忌器寶玉瞞贓,判冤決平兒行權。」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桑炤籛始於無情,靈和陶醞奇液特生,聖賢所美,百代同營。故醴泉涌於上世,懸象煥乎列星;斷蛇者以興霸,折者以流聲。是以達人暢而不壅,抑其小節而濟大通,子獨區區1>檢情2>自封,無或口閉其味而心馳其聽者乎!」庾生曰:「爾不聞先哲之言乎!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物之感人無窮,而情之好惡無節,故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惡跡止步,滅影即陰。形情絕於所託,萬感無累乎心,心靜則樂非外唱,樂足則欲無所淫。唯味作戒,其道彌深。」賓曰:「唯唯,敬承德音。」 〔注解〕 (1) 區區:微小。 (2) 檢情:約束欲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