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0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吏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道聽途說注音︰ㄉㄠˋ ㄊ|ㄥ ㄊㄨˊ ㄕㄨㄛ漢語拼音︰dào tīng tú shuō釋義︰即「道聽塗說」。見「道聽塗說」條。 01.唐.柳宗元〈與劉禹錫論周易九六說書〉:「是見其道聽而途說者,又何能知所謂《易》者哉!」 02.《平妖傳.第九回》:「雖然求法的念頭甚誠,還在半信半疑,恐怕那僧伴所言,道聽途說,未知是真是假。」 參考詞語︰道聽途傳注音︰ㄉㄠˋ ㄊ|ㄥ ㄊㄨˊ ㄔㄨㄢˊ漢語拼音︰dào tīng tú chuán釋義︰即「道聽塗說」。見「道聽塗說」條。 01.明.王守仁〈次欒子介韻送〉詩四首之四:「道聽塗傳影響前,可憐絕學遂多年。」
好事多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ì duō zǔ釋義︰阻,阻難,義猶磨。「好事多阻」猶「好事多磨」。見「好事多磨」條。 01.明.王守仁〈與黃宗賢書〉其七:「好事多阻,恐亦未易如願,努力圖之!」 參考詞語︰好事多魔注音︰ㄏㄠˇ ㄕˋ ㄉㄨㄛ ㄇㄛˊ漢語拼音︰hǎo shì duō mó釋義︰好事常有惡魔阻撓,義猶「好事多磨」。見「好事多磨」條。 01.《紅樓夢.第一回》:「那紅塵中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聯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
切膚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聶文蔚》:「獨其切膚之痛,乃有未能恝然者,輒復云云爾。」
繼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康莊大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莊大道」原作「康莊之衢」。稷下,是春秋時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齊國曾在此設稷下學宮,招攬文學游士數千人,成為戰國時的學術中心。齊威王時,為嘉許聚集於稷下講學議論的文學游士: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等人,任命為列大夫,並且為他們建築高大的屋宅、平坦暢達的大路,倍受尊重、恩寵。後來「康莊大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四通八達的大路。亦用來比喻光明的前途。出現「康莊大道」的書證如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聶文蔚》:「譬之驅車,既已由於康莊大道之中,或時橫斜迂曲者,乃馬性未調,銜勒不齊之故。」
格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陸九淵曾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意見多處不合。陸九淵的學說後來由明朝的王守仁繼承,成為陸王學派。在〈與徐子宜書〉中,陸九淵提到劉文潛在江西作官時,頗有政績,等他到了湖、廣作官,評價就大不如前。陸九淵曾聽兄長提起劉文潛,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扞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陸九淵曾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意見多處不合。陸九淵的學說後來由明朝的王守仁繼承,成為陸王學派。在〈與徐子宜書〉中,陸九淵提到劉文潛在江西作官時,頗有政績,等他到了湖、廣作官,評價就大不如前。陸九淵曾聽兄長提起劉文潛,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一心一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定則不擾擾而靜,靜而不妄動則安,安則一心一意只在此處,千思萬想,務求必得此至善,是能慮而得矣。」
一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一。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