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90.6815 ms
共 5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珊瑚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珊瑚的俗稱。參見「珊瑚」條。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清.龔自珍〈人月圓.綠珠不愛珊瑚樹〉詞:「綠珠不愛珊瑚樹,情願故侯家。」
2.植物名。忍冬科莢蒾屬,常綠喬木。高約六公尺,全株平滑。葉有柄,對生,長橢圓形,全緣或略呈波齒狀。圓錐花序頂生,花冠白色,鐘形。核果橢圓形,成熟時珊瑚狀紅色,後再變為暗紫褐色。可供觀賞,亦可作為防火樹。
|
鐵網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鐵網網取珊瑚。用來比喻蒐羅珍奇或網羅人才。《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拂菻傳》:「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墮鐵網水底。珊瑚初生磬石上,白如菌,一歲而黃,三歲赤,枝格交錯,高三四尺。鐵發其根,繫網舶上,絞而出之。」唐.李商隱〈碧城〉詩三首之三:「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
|
珊瑚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藤目錄1 基本資料2 介紹2.1 莖2.2 葉2.3 花2.4 果實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基本資料學名:Antigonon leptopus Hook. et Arn.英文名:Coral Vine、Pink Vine、Mountain Rose、Russian Vine、Love’s chain別名:紫苞藤、朝日蔓、旭日藤等植物分類:蓼科 (Polygonaceae)珊瑚藤屬(Antigonon)(註1)園藝分類:落葉性蔓藤植物原產地:中美洲...
|
菊珊瑚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菊珊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各種珊瑚礁環境中,也是石珊瑚目中「屬」數目最多的一科,物種數目則僅次於軸孔珊瑚科Acroporidae,是新生代珊瑚礁相當重要的造礁生物類別。澳洲學者Veron et al.(1977)曾對現生菊珊瑚科15屬62種做廣泛而詳細的分類描述與討論,之後又在Veron & Stafford-Smith(2000)的『Corals of the World』一書第三冊中,廣納現生菊珊瑚科計24屬126種,並逐一簡述種屬特徵、生境(habitat)、地理分布,以及與相似種之間的比較;這些全面性有關菊珊瑚科分類的回顧,便廣為珊瑚分類學家所採用;但根據近年分子親緣關係的研究...
|
花環肉質軟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群體呈蕈狀,頭冠部直徑遠大於柱部,邊緣具有規則的縐褶。珊瑚蟲具有雙型,營養體間隔約1 mm,兩營養體之間有1~3個管狀體。群體直徑可達1公尺以上。表層骨針呈棒形,近中央處有一環突起,長度約0.08~0.11 mm;內部骨針呈紡錘形,長度約0.20~0.35 mm,具有二環突起。生活群體呈金黃或黃褐色。
|
春事闌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天的景色衰敗凋殘。指春天將盡。元.楊訥西《西游記》第一五齣:「急回來春事闌珊,殘花落盡胭脂色,綠葉陰成翡翠班。」也作「春意闌珊」。
|
珊瑚礁魚(熱帶魚)毒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礁魚毒素當見於熱帶魚類,故又名熱帶魚毒;但仍可能存在於非熱帶魚類,如虱目魚。毒素成份以脂溶性之ciguatoxin為主(佔90%以上),但常見伴隨有多種成分,包括脂溶性的scaritoxin及水溶性的maitotoxin、palytoxin、ciguaterin等毒素。Ciguatoxin屬神經毒,為一種多醚類化合物;對溫度穩定,加熱、冷凍、乾燥,均無法破壞其毒性。珊瑚礁魚毒存於熱帶魚之全身,以內臟較多,其毒性機轉主要增加細胞膜對鈉離子的通透性,而刺激神經傳導及骨骼肌細胞去極化;另外可能具有部份抑制紅血球乙醯膽鹼酶的作用,但此點仍有爭論。另外低濃度ciguatoxin可直接興奮心臟,高...
|
鹿角珊瑚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綜合珊瑚分子生物研究結果,將原先傳統分類系統中星珊瑚科Astrocoeniidae中的圍尖珊瑚(Madracis)、帛琉星珊瑚(Palauastrea)、合星珊瑚(Stylocoeniella)等三個屬,加入原先鹿角珊瑚科既有的鹿角珊瑚(Pocillopora)、列孔珊瑚(Seriatopora)、柱珊瑚(Stylophora)等三個屬,共計六個屬組成鹿角珊瑚科(Dai & Horng, 2009)。鹿角珊瑚科均為群體型,群體外形為分枝狀、叢狀,乃至近於團塊狀;群體表面的共骨佈有小刺,珊瑚孔為凹入型(immersed),孔徑通常小於2mm;珊瑚隔片發育為一或二環,不發達,為窄片狀、條紋狀,或刺...
|
珊瑚白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失去共生藻,而顏色變白的現象。在正常的環境中,珊瑚組織內含有許多共生藻,因而呈現綠、藍、褐、黃、紅等各種不同的色彩,共生藻也對珊瑚的營養、代謝和生長有密切的關係。當珊瑚遭受環境改變的壓力時,這種共生關係就會被破壞,導致珊瑚失去共生藻而白化。引起珊瑚白化的因子包括:水溫、鹽度、光度的改變和氣候變遷等。造礁珊瑚通常生長在水溫20~28℃的海域,水溫高於28℃或低於20℃,以及聖嬰效應(El Nino effect)導致水溫升高的現象,都可能引起珊瑚白化;長期處於光度不足或黑暗環境中、紫外線太強,也會引起珊瑚白化。大量降雨或淡水流入珊瑚礁區,使海水鹽度迅速降低,則可能造成大範圍的珊瑚白化。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