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熟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不易有效發揮功能。教材被分成若干細小材料再敘寫成教學目標(通常是行為目標),無法完全代表整體。難以界定精熟表現標準。編制優良教材耗費教師精力及時間。否定個別差異的價值。
效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求幸福的最大化,而是要盡量擴大幸福超過痛苦的比率(意即盡量增進幸福、減少痛苦)。康德是藉為所當為來界定道德行動者的義務,效益論則是藉著優化幸福超過痛苦的比率來界定何者當為。效益論是一套統攝全面的倫理學,它不僅指示個人行為的分際,也指引整個社會的道德行為。由於在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一般大眾生活在貧困和不幸之中,而只有少數有錢人生活窮奢極侈且養尊處優。當時的效益論者如彌爾(J.S. Mill)極欲改善這種情況。效益論雖然和義務論那樣冷峻僵硬,他對實...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教育的意義生命教育是以人為核心的研究議題,而有關生命教育義的定義與內涵,國內外學者以多面向的觀點來界定,而提出多元性的立論主張。<p>一、強調思索個人自我肯定及生命存在的意義生命教育其所包含的範圍應籠罩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學生探索和反思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找出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定位,並內化陶冶其人格情操,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能貢獻所學回饋社會,造福更多的生命。是一種關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理想與實踐的教育。二、注重人際相處及尊重別人的價值性活動生命教育應重視人我的關係,因為人的生存是依靠他人...
ASSURE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應要考慮下述三個因素:(1)表現:學習者能達到之水準(2)條件:是將表現之範疇予以限定(3)標準:界定何種表現是能被接受之程度3.S:選擇、修正或設計教材(Select,Modify or Design Materials):獲得適宜之教材途徑有:(1)選擇現有教材(2)修正現有教材(3)設計新教材4.U:使用教材(Utilize Materials):使用教材階段,包含教學者事前觀看、安排教學環境、準備好觀賞者、操作或放映教材等。教師教學重點有以下八點:(1)態度自然(2)說話速度適中(3)避免過多口頭語(4)手勢應...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要鼓勵當事人勇於面對困難,而不逃避問題;其次要認清問題,透過討論將籠統的疑惑,界定得更清楚;再次是列舉對策與研判對策,以腦力激盪法,想出一切可能的解決辦法,並考慮各對策的優劣得失與後果;最後確定實施對策,天下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方法,所以要通權達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即是可行之道。自我肯定訓練自我肯定訓練是懂得拒絕別人的技巧,能表白自己的意願,有主見,有自信心,合情合理,不遷就他人無理的要求與干擾,以免造成埋怨、後悔、自責、膽怯的後果。一般人常礙於情面,不知如何拒絕別人,常常開不了口。...
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界演化結果,是人類因應生活需要或滿足自身需求而創造。最廣義的定義──「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或最狹義的界定──「文化是一種符號系統」都含人為構作(man-made)的成分。(註二) 構成要素根據社會學家的觀點,文化的組成包含以下內容:一、價值(value)一套社會或團體界定何謂理想原則的抽象標準,是社會成員信守並加以維護和實踐的原則。例如:自由、民主、人權、公義,由於高度抽象而廣被接受。二、規範(norm)規範(norm)在社會的定義中是「一組社會規...
概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理則學上的歸納法。由分析若干事物得其共同性,推而界定其全類事物也都有此特性。
批判教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ntellectual resistance)的戰場,用以對抗社會對於個人之角色、生活與主體性的界定與建構。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此一理論的教師,基本上是期望透過正式教育而促進民主文化的實現。[註1] 批判教育學的主張與目標1. 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產生知識,也在製造各「政治主體」(political subjects)。因此,學校必須運用批判教育學以發展民主教育。2. 後現代教育理論及批判教育學必須以「倫理道德」做為中心關切議題。3. 批判教育學必須關切後現代社會所注意的「差異」議題(例如性別、族群),並藉此促進社會的改革與...
科層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持權力階層的運作,組織應制定一套嚴密且完善的法令規章,來規定權力義務,對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係要有所界定,一切依法行事,才能使團體和諧穩定且公平的運作。4.記錄檔案的建立(files and records):組織內的所有活動以及員工的資料,都應記錄,並透過一定程序予以書面化,以供往後制訂計畫時做參考之用,而員工紀錄則可做為獎懲、升遷之依據,產生任何問題時才有資料為證,不致口說無憑。5.理性關係的建立(impersonality):在組織中的任何決定應基於理性,待人處事一切應依法行政,不得感情用事、參雜個人喜好,應秉持著...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二、正面觀點3 参、史料來源3.1 一、主要史料3.2 二、次要史料4 肆、研究步驟4.1 一、界定研究問題4.2 二、蒐集與評鑑資料4.3 三、綜合資料4.4 四、分析、解釋及形成結論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壹、特質與領域歷史是人類有意義的成就紀錄,不單按年代順序記載發生事件,並統合了人、事、時、地、物之間的關係而做之描述,使得過去與現在之間的關係得以延續。教育史學家利用歷史發展之脈絡,了解過去之一切教育,進而根據過去之歷史事件及其發展,試圖深入了解現有之教育制度、實際與問題,甚至希望能預測未來動向(Cook&L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