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瘤鵠(鼻天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ygnus olor
體長152公分。雌雄外形相似,全身白色。頸長,腳黑色,上喙橙紅色,基部有黑色瘤狀物突起,下喙則為黑色。幼鳥灰褐色,喙灰色,基部黑色,且無瘤狀物突起。
主要分布於溫帶的歐亞大陸,原生於亞洲中部的淡水溼地及湖泊。部分被人類引進到北美洲東部、非洲南部、澳洲、紐西蘭,成為唯一世界廣泛分布的天鵝。台灣有零星幾筆的發現記錄。
棲息於湖泊、沼澤、河囗、流速緩慢的河流或海岸環境。平時游泳時頸部會彎曲成S狀,喙朝下,翼成弧形突出背部。飛行前需先經過一段助跑後才能順利起飛,飛行時振翅緩慢,翅膀會發出聲響。不愛鳴叫,但叫聲多變化,為小聲的咕嚕聲或嘶嘶聲。覓食時頭、頸伸入水中,全身呈倒立狀。巢多築於空地或蘆葦叢內,幼鳥在冬季中期開始換羽變成全白色。
鳥綱(Class Aves)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中華海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海星Pentaceraster chinensis屬於瘤海星科Oreasteridae,為大型海星,具5隻腕,腕的末端微微翹起,輻長(R) /間輻長(r) = 127mm / 41mm,67mm / 24mm,腕的切面略呈三角形。腕基部的上緣板和背板呈7縱列。體盤的背板呈網狀排列,皮鰓區明顯。骨板及刺狀結的表面密佈顆粒體,腹板顆粒體較大。初級輻板明顯,凸起呈鈍刺狀。上緣板生有鈍刺的區域侷限在間輻區,但腕部的下緣板均長有鈍刺。第1溝棘8~9個一組,第2溝棘4~6個一組,後面有3~4個大顆粒體。動物生活時紅棕色,乾標本呈淡棕色。

亞洲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6~8 mm。背甲近圓形,黃褐色、褐色、綠褐色或黑褐色;胸部中窩上有一條黑褐色短縱帶,亞側緣具有複雜斑紋形成的一條縱帶。頭部隆起,中窩縱向,頸溝和放射溝明確。八眼排成二列,位於隆起的頭部前方,前後眼列均強後曲,前中眼最大,其次為後中眼,前側眼最小。 胸板黃褐色。上顎基部有白毛。步足 細長,灰褐色或褐色,具有黑褐色橫 帶。除第III步足僅有一節跗節外, 其餘各步足具有二節,與其他科的蜘 蛛不同。腹部略呈五角形,後方較寬 ,與薩氏長蛛(Hersilia savignyi)不 同。腹部上面具有複雜的黑褐色斑紋 。腹部下面灰褐色,在絲和書肺間 有...
扇蟹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橫卵圓狀或六角形,表面佈滿狀突起;頭胸甲前側緣圓弧形,齒突列生;額緣有二圓葉或三齒,略為下傾;第一觸角斜褶;左右螯足不等大,表面有刺或葉狀突起,兩指端點為匙狀或尖形;化石紀錄至少可溯至第三紀始新世晚期。
絨皮鮋(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ploactis aspera (Richardson, 1844)
體延長為長紡錘形,略側扁。頭稍小,背緣微斜近似直線狀,頭上有鈍突起而無尖棘;前鰓蓋骨有5鈍棘。口甚斜,腭骨無齒。體無鱗,有許多絨狀小突起。背鰭起點在眼後緣上方,硬棘短弱,第三至第四硬棘間有一大凹刻,軟條部末端與尾鰭相連;臀鰭稍長,無顯著的硬棘;胸鰭中大,無游離鰭條;腹鰭小,僅1硬棘,2軟條。體一致為黑褐色,體側上半部散在小黑點,各鰭色暗。最大體長可達10公分。
日本、台灣及南中國海域。
主要是棲息於砂質底或礁砂混合區,游泳能力差,一般皆以偽裝伺機捕食甲殼類。
小型魚類,不具任何經濟價值,不是常見之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絨鮋科(Family Aploactinidae),Velvetfishes
狄氏襟海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狄氏襟海葵Anthopleura dixoniana個體大小約為6~8mm。本種特徵是口盤邊緣(襟部)有特化的(marginal spherule in Carlgren 1949; acrohagi in Stephenson 1928)、體柱具有(verrucae)、軀幹前後隔膜(mesentery)數相同、具多口道溝(siphonoglyph),每一口道溝有一對定向隔膜(directed mesentery)相連。生殖方式包含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兩種。常大量出現於高潮區礁石上。 為熱帶區域種類,已知的分布地點除台灣以外,還包括澳洲的托雷斯海峽(Torres Srait),馬爾地夫群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猴類臀部上的紅色硬皮,裸露在外,不長毛。也稱為「髀骶」、「臀胝」。
尾蝎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蝎虎是軀幹長約4到6公分,最大全長可達13公分,身體主要由黑色、褐色、灰色或白色所構成,而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加深或變淺。體背除了有較細小的粒鱗,還有許多較大型的鱗,尾部有許多櫛刺狀的鱗片,而深淺不一的鱗片也形成體背的縱線或是由頸部延伸到尾部規則分布的斑塊。四肢指下有單列指瓣,且第一指有爪。蝎虎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壁虎,一次會產下兩枚卵,但卵殼間並不相連。
大棘板機魨或圓斑鱗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nthidermis maculatus (Bloch, 1786)
體卵型;尾鰭雙月型;體為棕藍色;幼魚體為藍黑色佈滿小白斑;體長可達30公分。
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海域。
幼魚常游息於海草間,成魚屬大洋性魚類,體側有白斑,當被捕獲或死亡時,白斑常會消失。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板機魨科或鱗魨科(Family Balistidae),Trigger Fishes
鱗魨上科(Superfamily Balistoidea)
荷頓氏柄牛肝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分布於日本、北美。 生長季節:春、秋。 在低中海拔闊葉林地上散生,可食。柄牛肝菌屬主要是菌柄有腺點紋飾,孢子長橢圓形,有色,菌管凹生或近離生,非放射狀排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