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荷頓氏柄牛肝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分布於日本、北美。 生長季節:春、秋。 在低中海拔闊葉林地上散生,可食。柄牛肝菌屬主要是菌柄有腺點紋飾,孢子長橢圓形,有色,菌管凹生或近離生,非放射狀排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在手上或腳上多餘的肉塊。
果葉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本。苞葉披針形,長1.5-2 mm。葉長橢圓形或狹倒卵形,長7.5-20 mm,寬2.5 - 5.5 mm,先端鈍或具小突尖,基部歪 ;托葉披針形,長 1 mm。雄花被片6,倒卵形;雄蕊3。雌花被片6,披針形。果無梗。

鱗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端位,齒白色,具缺刻。眼前鼻孔下具一楔形深溝。除口緣唇部無鱗外,全被骨質鱗片;頰部幾全被鱗,頰部不具水平淺溝;鰓裂後不具大型骨質鱗片;尾柄鱗片具小棘列,向前延伸不越過背鰭軟條後半部。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短,佈滿小棘及突起,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發育良;背鰭及臀鰭前半部軟條極高;尾鰭圓形,上下鰭條稍延長,尾柄上每一鱗片具明顯突起。成魚體色一致為深褐色至黑褐色;鰭皆為深褐色;幼魚體色為綠褐色,身體佈滿小白斑,背部白斑小且少,腹部白斑大且多;背鰭、臀鰭與尾鰭基部亦具白斑。
非洲樹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perolius tubeilinguis (Smith, 1849)
體長3~4.5公分,體型纖細,具有修長的後腳,趾端具有吸盤,善於攀爬。眼睛為黃色或橘色,瞳孔水平。體表為鮮綠色、黃色或棕色,無任何花紋,大腿內側為鮮明的橘色或黃色。
非洲。
雄蛙的鳴叫卻相當的響亮,通常數千隻雄蛙一起形成大合唱。將果凍狀的卵塊產在水邊植物上。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葦蛙科(Family Hyperoliidae)
雙峰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zira verrucosa (Westwood, 1835) 雙峰椿,別名椿,屬於小型椿象,體長約8.6-10.0mm、寬度為6.3-7.4mm,蟲體橢圓形,體色有褐色、深褐色、黑色等多種顏色,前胸背板有側向角狀突起,小盾片具有明顯如雙峰狀之突起。卵為黑色圓筒型,卵蓋周圍有小棘突起。若蟲有五個齡期,若蟲體色橙紅色,頭部、翅芽與足均為黑色,前足脛節扁平狀。若蟲與成蟲皆為肉食性,捕食鞘翅目金花蟲科與鱗翅目幼蟲。常出現於中低海拔區域活動。本種分布於台灣、中國、印度等地區,在台灣各地均有採到的記錄。
葉白髮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型:高草型。
紅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ylototriton verrucosus (Anderson, 1871)
成體外表皮膚粗糙,頭部有稜脊突起,背部正中央部位的稜脊從枕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在體背兩側有一排列規則的明顯圓形瘰粒,約14~16個,全身佈滿細小的粒,腹面較背面光滑。成體雄性可達13公分,而雌性則達15公分。吻端圓,鼻孔小,近吻端,四肢發達,指4趾5。背鰭自尾基向後延伸。泄殖腔為短裂縫,活體之背部及體側為棕黑色,頭部、四肢、尾部之稜脊和粒部分均呈棕紅色或棕黃色,腹面一般為黑色。
分布在中國大陸之雲南、廣西。
一般棲息在海拔1,000~2,500公尺之森林及山區水稻田附近。成體喜愛接近水邊潮溼地,在5~6月繁殖時則到靜水中交配產卵,卵約70~80粒,黏附在水草上,幼體在水中生活,食物以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為食,腺有毒,故天敵少。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蠑螈科(Family Salamandridae)
細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ylototriton asperrium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蠑螈科(Family Salamandridae)
孢褐盤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分布泛溫帶到亞熱帶。 此菌常發生於路旁山坡地,且成群散生於附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