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單體鱗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中型,黃綠色至暗綠色。莖達18 mm長,不規則分枝。葉片長橢圓卵形至卵形,呈覆瓦狀排列,約0.8 mm長,先端圓,全緣或齒緣;葉腹瓣卵形至長橢圓卵形,1/4~2/5葉片長,鼓脹,邊緣反捲,先端斜截狀,具2齒,第1齒2細胞,第2齒單細胞,透明細胞圓球形,位腹瓣內側第1齒基部,副體3~7細胞長,單列。葉細胞薄壁,三角隅小至大,不具中間增厚,葉緣或先端細胞常具突;油體複合型,由細球體所組成。不具油胞及假肋。雌雄同株。雄穗生於短或長枝,頂生,雄苞3~5對;雌穗生於短枝,具1新生枝;蒴萼倒卵形,壓扁,具4平滑至齒狀脊。芽胞盤20~35細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rachionichthys sp.
(如上述科的特徵)體型近似躄魚科;皮膚裸出或密佈細棘;硬背鰭第二或第三棘為鰭膜所連結;胸鰭鰭輻骨2枚;海產,棲息於0~60公尺水深;僅1屬(Brachionichthys)4種;僅見於南澳塔斯馬尼亞。
僅見於南澳塔斯馬尼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躄魚亞目(Suborder Antennarioidei)
鰧科(Family Brachionichthyidae) Warty Anglers,Handfish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身上贅生的肉。
單峰椿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暗褐色。觸角第3-5節端半黑色,其餘黃色。前胸背板側角斜前伸出,尖銳,末端分岔。中胸小盾片中央有1個峰狀瘤突,基角上的小瘤突與中央瘤突有深溝。前翅革片中央有暗色斑,膜區超過腹莫甚遠,兩翅交疊中央深色。足淡黃色,中央有白環,白環兩端褐色環。
多樣足鱗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燐蟲,英名Chaetopterid worm, Parchment worm, Parchment tube worm。身體非常柔軟肥大,成體長約13至25公分,可分為3部分,前段短且背腹扁平,具有1對觸鬚、口及不明顯的頭部;中段具有由足極度特化而成的肉扇、黏液袋及收集食物用的杯狀構造;末段較長,具有許多重複的體節和附肢。生活時蟲體前段呈黃棕色至棕褐色,中段呈綠白色至墨綠色,末段呈乳黃色至綠色,成熟的雌蟲呈粉紅色,部分身體具有燐光。
粒團扇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名Shore crab, Forceps crab。頭胸甲呈橫卵形,前三分之二分區明顯,前額分為4個結節狀的突起,前側緣有5齒,甲面和螯足均密生圓形的顆粒和很短的硬剛毛,螯腳掌部外側的顆粒較大。螯腳粗壯,左右不等大,大螯腳的可動指基部有一彎曲的大齒,不動指有3至6齒;小螯腳的鉗指彎曲,咬合面有3至4枚銳齒且尖端閉合,步腳的顆粒很細小。身體呈咖啡色、暗紫色志黑褐色,有些小個體有大片棕綠色的斑紋,螯腳的指尖及各附肢的關節顏色較淺,身體的顆粒和角膜有淡色的細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nathanacanthus goetzeei (Bleeker, 1855)
體相當的高而側扁。頭非常大,幾乎有體長的一半。口大;上下頜皆具齒帶。背鰭起點於眼之上方,不連續而分成2個大小及外觀皆相似的背鰭,第一背鰭具7硬棘,第二背鰭具3硬棘,10~11軟條;腹鰭存在,1硬棘,5軟條;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有3硬棘,8~9軟條。幼魚體色為褐色而有少許的斑點,隨著成長漸呈紅褐色而混雜著斑塊。最大體長可達30公分。
僅分布於澳洲西部及南部沿海。
主要棲息於近岸的礁石區,最深可達30公尺深,白天主要活動於礁穴間,較不易被發現,一般皆在晚上出來活動,以蝦子為捕食的對象。
中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Gnathanacanthidae),Red Velvetfish
哈斯卡鱗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小型,黃綠色至綠色。莖達6 mm長,不規則分枝。葉片長橢圓卵形至卵形,呈覆瓦狀或鄰接排列,稀遠生,約0.3 mm長,先端圓至鈍尖,葉緣長刺或齒狀;葉腹瓣卵形,1/3~1/2葉片長,強鼓脹,邊緣反捲,先端斜截狀,具2齒,第1齒單細胞,長為寬之3倍,第2齒單細胞,兩齒通常相交或鄰接,透明細胞圓球形,位兩齒間或近第1齒上緣,副體單細胞。葉細胞薄壁,三角隅小,不具中間增厚,細胞具長刺;油體複合型,由細球體所組成。不具油胞及假肋。芽胞盤19~20細胞。
大瓣鱗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小至中型,黃綠色至白綠色,乾燥時呈淡黃至淡棕色。莖達10 mm長,之字形不規則分枝。葉片圓球形,呈遠生至鄰接排列,約0.5 mm長,先端圓,全緣;葉腹瓣幾與葉片同長,強鼓脹,邊緣強反捲,具2齒,第1齒長,先端細胞長方形,第2齒不明顯,透明細胞大,位腹瓣內側第1齒基部。葉細胞薄壁,三角隅及中間增厚闕如,表面光滑;油體複合型,由細球體所組成。不具油胞及假肋。
塵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蛛體長約12 ~ 15 mm。背甲黑褐色,被有白色細毛。上顎黑褐色。胸板黑褐色上有黃色斑紋。步足黃褐色具褐色環紋。腹部長,黃褐色,上半部有一對突起,突起之間有一X形黃白色斑紋。尾端有六個突起,其上方有一橙黃色帶,散佈白色條紋與黑色斑塊。腹面深褐色,散佈許多銀白色小斑塊。絲位於腹部中段。 雄蛛體長約7 ~ 8 mm。體色較雌性深,斑紋與雌性相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