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4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困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疲困勞累。如:「旅途困頓」。
疲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疲憊、疲乏、疲鈍、疲頓、疲勞、疲困、勞累
委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困、廢壞。《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山野鄙性,不習車馬之勞,兼之蒲柳之姿,望秋先零,長途不覺委頓。」《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生平未歷風霜,委頓不堪,因暫休旅舍。」
兵疲馬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士疲憊,馬匹乏困。形容久戰之後軍隊疲困的樣子。如:「剛經過一場大戰,兵疲馬困之際,我不主張再打。」
師心自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下來,就是稟受著自然的變化,但是人卻執著於自我,與外物互相摩擦、衝撞;到處奔走馳驅,終身勞苦忙碌而疲困,卻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何在,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人生在世,難道都是這樣的昏昧、糊塗嗎?人類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所有的是非都是因為人先入為主的成見而產生。後來這裡原文的「隨其成心而師之」,演變成「師心自用」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決一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決雌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決雌雄」原作「決雌雄」。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秦滅亡後,楚漢相爭不下,戰爭連年,不論是四處征戰的軍士或是運糧的老弱殘兵都已疲困不堪,體悟到這個情況的西楚霸王項羽就向漢王劉邦提出說:「天下動亂不安已經好幾年,只是因為我們兩個人的緣故,我希望和你挑戰決雌雄,不要再讓天下百姓平白受苦。」「決雌雄」即決定勝負之意。後來「一決雌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一下勝敗、高下。出現「一決雌雄」的書證如《三國演義》第三一回:「吾自歷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此天喪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
神不守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魂不在軀體上。比喻心神恍惚,無法專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蓋疲困之極,神不守舍,真陽飛越,遂至魂魄與形離,是即鬼類。」《紅樓夢》第八七回:「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奔馳,覺得神床便恍蕩起來,身子已不在菴中。」也作「魂不守宅」、「魂不守舍」。
無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好處、沒有幫助。《論語.衛靈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三國演義》第六回:「諸兵疲困,進恐無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困欲死。明.劉基〈贈道士蔣玉壺長歌〉:「洞晃曭朗眩遙瞪,瘁肌砭髓魂欲殑。」
罷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困散亂。漢.賈誼〈過秦論〉:「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