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揭竿為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則作「仟佰」,「仟」當作「什」。什,音ㄕˊ,十人之長。伯,通「佰」,百人之長。 (4) 罷散:疲困散亂。罷,音ㄆ|ˊ。 (5) 將:音ㄐ|ㄤˋ,率領。 (6) 兵:指兵器。 (7) 贏糧:擔負著糧食。贏,音|ㄥˊ,擔負。 (8) 景從:緊相追隨,如影隨形。景,音|ㄥˇ,「影」本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
師心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下來,就是稟受著自然的變化,但是人卻執著於自我,與外物互相摩擦、衝撞;到處奔走馳驅,終身勞苦忙碌而疲困,卻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何在,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人生在世,難道都是這樣的昏昧、糊塗嗎?人類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所有的是非都是因為人先入為主的成見而產生。後來這裡原文的「隨其成心而師之」,演變成「師心自用」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憊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困憔悴的樣子。唐.元稹〈獻滎陽公詩五十韻〉:「憊色秋來草,哀吟雨後蟬。」
揭竿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則作「仟佰」,「仟」當作「什」。什,音ㄕˊ,十人之長。伯,通「佰」,百人之長。 (4) 罷散:疲困散亂。罷,音ㄆ|ˊ。 (5) 將:音ㄐ|ㄤˋ,率領。 (6) 兵:指兵器。 (7) 贏糧:擔負著糧食。贏,音|ㄥˊ,擔負。 (8) 景從:緊相追隨,如影隨形。景,音|ㄥˇ,「影」本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
車殆馬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旅途勞累疲困。《文選.曹植.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至黃昏乃歸,車殆馬煩,不勝困憊。」
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困乏力的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窮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懼嚴刑峻法的壓迫。意指為政者,應以仁存心,以民心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嚴法重懲加之於民,當以民眾利益為先。漢.桓寬《鹽鐵論.紹聖》:「梁氏內潰,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雖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役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供差遣、使喚的人。《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誠恐卒有役夫窮匠,起於板築之閒,投斤攘臂,登高遠呼,使秋怨之民,嚮應雲合。」《三國演義》第六八回:「至中途,挑擔役夫疲困,歇於山腳下。」
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決雌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決雌雄」原作「決雌雄」。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秦滅亡後,楚漢相爭不下,戰爭連年,不論是四處征戰的軍士或是運糧的老弱殘兵都已疲困不堪,體悟到這個情況的西楚霸王項羽就向漢王劉邦提出說:「天下動亂不安已經好幾年,只是因為我們兩個人的緣故,我希望和你挑戰決雌雄,不要再讓天下百姓平白受苦。」「決雌雄」即決定勝負之意。後來「一決雌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一下勝敗、高下。出現「一決雌雄」的書證如《三國演義》第三一回:「吾自歷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此天喪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
積勞成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長期過度勞累而生病。《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公孫歸生積勞成病,臥不能起,城中食盡,餓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敵。」也作「積勞成疾」。
困騰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疲困勞倦的樣子。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這些時困騰騰,每日家貪春睡。」元.無名氏〈寄生草.寬了他羅裙帶〉曲:「困騰騰每日逐朝害,悶厭厭使我愁無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