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60.33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等量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分輕重,一律同等看待。※#語或出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三.劉仲尹參涪翁得法》。 △「相提並論
楚囚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贊賞。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在《和劉長史答十九兄》詩中,還把“鐘儀琴”與漢代著名的愛國者蘇武的“蘇武節”相提並論:“鐘儀琴未奏,蘇武節猶新”,字裏行間流露出對鐘儀那種大義凜然,不顧個人安危,深切懷念故國的愛國情操的深情贊頌。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楚囚相對 牛衣對泣 新亭對泣 相反詞<<無>>
一概而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指不區別狀況,而以同一標準看待事物。《鏡花緣》第九十五回:「你要曉得,小兒驚風,其症不一,並非一概而論!豈可冒昧亂投治驚之藥?」也作「一概而言」。
同日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提並論。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也作「同年而語」、「同日而言」。
一薰一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薰一蕕1.1 【出處】1.2 【釋意】1.3 【由來】1.4 【應用】1.5 【反義】1.6 參考書目 一薰一蕕 【出處】左傳:「一薰一蕕,十年上猶臭。」 【釋意】一香與一臭。比喻一好一壞,不能相提並論。 【由來】春秋時,晉獻公想立儷姬為夫人,先用龜卦算一下,結果不吉利,改用蓍草的卜筮法,結果卻是吉利的。獻公說:「那就依筮吧。」卜人說:「不可,因為卜辭上說『專之渝,攘公之羭(美也),一薰一蕕,十年後上猶有臭。』」意思是說獻公專心愛儷姬太過分了,必將攘奪他原來對愛子們的愛心(獻公原已有三個兒子,及太子申生、公子重...
西瓜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總統大選之影響,許多評論家認為各界勢力可能向勝選的國民黨靠攏。為與出現在台灣政壇已久的「鐘擺效應」相提並論,媒體首度將過去習用的「西瓜偎大邊」俚語改為「西瓜效應」。相反的政治情勢指為鐘擺效應
彼一時,此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另一個時候,情勢已經不同。比喻時勢不同,情況有別,不能相提並論。《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三國演義》第二回:「彼一時,此一時也。昔秦、項之際,天下大亂,民無定主,故招降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先生,這叫作『彼一時,此一時』,你這話談何容易!」
品格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espect)與負責(responsibility)則是品格的核心內涵,而主張與讀、寫、算等三Rs相提並論,構成第四&第五R,成為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尊重屬於做人的領域,負責屬於處事的範圍,尊重讓學生可以了解並接受各方面的長處與短處,可以建立起自己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負責試引導學生持續、專注學習的動力,尊重與負責兩者對於學生學業成就有重大影響。品格教育重在陶冶學生尊重與負責的態度與行為,在實施過程必須結合個人、家庭與社會,兼顧認知、情意與行為實踐,因此品格教育實施方案之設計,需要透過認知的過程,讓學生了解體現尊重、負責的...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彷彿唱雙簧:「只看張愛玲」(蘇青語),「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心甘情願的。」(張愛玲語)。潘柳黛在《論胡蘭成論張愛玲》中,對胡蘭成說張愛玲有貴族血液(李鴻章的重外孫女),尖刻地譏諷這關係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隻老母雞,上海人吃黃浦江的自來水自稱「喝到雞湯」的距離一樣,以上海人腦筋之靈,不久將來,「貴族」二字,必可不脛而走,隨後果真有「貴族排骨麵」上市;後來張愛玲到香港,有人告訴她潘柳黛也在香港,張愛玲回答說:「誰是潘柳黛?我不認識。」• 香港大學文科就讀時有位好友炎櫻,張愛...
張九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代表作有《 感遇 》12首、《 雜詩 》5首等。其中《感遇》12首,歷來都和陳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並論。劉熙載 《 藝概·詩概 》指出:「曲江之《感遇》出於《 騷 》,射洪之《感遇》出於《 莊 》,纏綿超曠,各有獨至。」,這是因為張九齡在《感遇》詩中往往用美人香草的比興手法,以寄託其憂讒畏譏的政治感慨,和陳子昂的探索人生、頗多哲學抒懷,是各異其趣的。在藝術風格上,他洗盡六朝鉛華,以和雅清淡為宗。明人胡應麟曾說:“ 張子壽首創清淡之派 ,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韋應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風神者也。張九齡的五言律詩情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