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破壞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壞行為是指學生妨礙教學過程的進行,或破壞正常的學校教育之運作的行為。經調查教師意見,認為學生出現破壞行為的主要原因有:(1)不安定的家庭環境;(2)受同儕壓力的影響;(3)對學校課程缺乏興趣;(4)對整個學校沒有興趣;(5)學生本身心理或情緒不穩定;(6)沒有能力完成教室的課業或工作;(7)對成人權威的反叛;(8)失去自尊心;(9)不喜歡教師;(10)吸食藥物等。
  從學生的立場而言,學生所以會導致破壞行為,大多歸罪於教師與學校:(1)是教師的錯誤,因為教師侮辱了學生:(2)學生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3)學校執行規則前後不一致;(4)僅是學生的一點過失而已;(5)由於學校整個...
破壞性讀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讀出記憶體儲存內容時,會把該記憶內容損毀的一種讀出法。
破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事物遭受毀損的能力。如:「這種藥對肝臟的破壞力很強。」
裂縫開口位移破壞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裂縫之低強度高韌性材料,承受外加負載時於裂縫延伸前會先產生一塑性區,當塑性區內之塑性應變達到使裂縫產生延伸之臨界值時,則裂縫開始延伸。經由裂縫開口位移(COD)大小,即可判定其塑性應變是否達到裂縫延伸時之臨界值,此一判斷方法稱之裂縫開口位移破壞準則。
岩坡破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岩石邊坡之潛在破壞面,因剪應力之增加,或因剪力強度之降低而發生滑動。一般而言,岩坡破壞之滑動速率較大,發生時,現場之人車皆難於逃脫者。其破壞模式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
  1.平面式破壞或滑動(planar failure或planar slide);
  2.楔形破壞(wedge failure);
  3.翻倒破壞(toppling);
  4.圓弧形破壞(circular failure)。
蓄意破壞系統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故意造成作業系統損壞並使其無法正常運作的人。
破壞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討一結構物在使用過程中,預估在何種狀況下會有破壞產生之分析,稱為破壞分析。破壞之產生,包含結構物之塑化、屈曲、裂縫增長、疲勞破壞、材料極限破壞及共振破壞…等。破壞分析與使用之環境、負載息息相關,可供工程設計者防患於未然,以確保結構物之安全。
延性破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物體,受力而變形並趨於破壞,若變形持續加大而該物體之應力並不下降或下降極微,則讓物體之破壞稱為延性破壞
  斷層在錯動時如屬延性破壞則不釋放能量,因而不引起震動或震動不顯著。
破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物件導向語言(如C++程式語言)類別中,提供的一種用以刪除物件的函數。參【建構者】(constructor)。
破壞機構,破壞構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均勻梁上之作用負載增加時,最大彎曲力矩斷面處之最外側纖維將先變成塑性,如再進一步增加負載,塑性變形帶即告擴張,最後終將穿透整個厚度,當此情況發生時,該梁局部變成軟性,所謂塑性鉸(plastic hinge)即會形成,梁可視為由兩桿件所形成的機構,過度變形即會發生,最後可能破壞,此為破壞機構的一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