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農奎姆舞,女祭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阿薩密省(Assam)之卡夕山(Khasi Hill)中,一部落的民俗舞蹈,在重大的節慶時演出。本質上屬於古代以山羊為牲品,由農奎姆(女祭司)獻祭的儀式舞蹈。被焚的山羊骨灰隆重地放在部落主要的墳地上,跟著為首的送葬行列,大家以徐緩舞蹈跳成圓圈。Siem(女巫)領著22個手持劍與圓盾的男舞者,在火與水的祭典舉行過後,返回她的住處,在住處大庭院中,繼續由一群男孩和女孩演出許多儀式跳舞。最後,男士單獨跳舞,並以模仿戰鬥或劍舞作為結束。
Manomohan Ghosh《Nandikesvara Abhinayadarpanam》Manisha Granthalaya Private Ltd. Galoutta 198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如:「職司」、「司法」、「司儀」、「各司其事」。
中央政府機關的行政單位,設於部底下。如:「外交部禮賓司」、「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拜鬼神。如:「祭神」、「祭天」、「祭祀」、「祭祖」。
敬拜的儀式。如:「春祭」、「公祭」、「家祭」。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祭祀有功於農事諸神,極盡仁義之道。語本《禮記.郊特牲》:「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後用以指盡最大的努力,以關懷照顧他人。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三六齣:「詔曰:『恤貧者仁,樂施者義,仁至義盡,實宜寵褒。』」
臨深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lín yuān lǚ bīng釋義︰猶「臨深履薄」。見「臨深履薄」條。 01.宋.黃庭堅〈祭司馬諫議文〉:「嗚呼!公休重厚而明惠,和而清,小心畏義,臨淵履冰,學問醇一。」
義盡仁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仁至義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蜡。蜡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1>農2>及郵表畷3>、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 〔注解〕 (1) 饗:音ㄒ|ㄤˇ,祭祀。通「享」。 (2) 農:指農官田畯。 (3) 郵表畷:指農官在田間監督農民耕作之處所。畷,音ㄓㄨㄛˊ,田間的小路。
印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章、圖章。《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請令有司製州縣官合用印記,舊印非所當用者,毀之。」《紅樓夢》第五三回:「那一邊又有禮部祠祭司的印記,又寫著一行小字。」
一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單一的行列。唐.李群玉〈九日〉詩:「半嶺殘陽銜樹落,一行斜雁向人來。」《紅樓夢》第五三回:「那一邊又有禮部祠祭司的印記;又寫著一行小字。」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溫純〈月年合祭司馬中丞趙寧宇公文〉:「惟帝念忠,優恤殊勳。前後輝映,雖亡亦存。身騎箕尾,氣壯山河。充塞宇宙,耿耿不磨。」
替罪羔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舊約聖經.利未記》記載,若有人犯了罪,需找沒有殘疾的羊為供物,按手在羊頭上,並將羊宰殺,表示自己的罪過由此羊代受;祭司用指頭蘸些羊血,抹在燔祭壇的四角。後比喻代人受過的人。如:「他不是真正的兇嫌,可能只是替罪羔羊而已。」也作「代罪羔羊」、「替罪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