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逢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項斯未聞名前,以詩謁見國子祭酒楊敬之,敬之愛項斯之才,逢人就讚揚他。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四.項斯》。比喻稱揚人善。唐.楊敬之〈贈項斯〉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後比喻到處替人遊說或替人講情。清.徐枋《居易堂集》:「若足下貿貿然逢人說項,是愛我者害我,譽我者毀我也。」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沙郡公。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任安成太守,早逝,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及彭澤縣令等職,後「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回家,從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隱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的這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逝後,其生前好友顏延年為其作誄文《陶徵士誄》。陶淵明有五子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 陶淵明流傳至今的作品有詩一百二十餘首,另有文、賦等十餘篇。田園生活是陶詩的重要題材,因此後來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他最著名的作品為《桃...
各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語或出清.趙翼〈吳穀人祭酒枉過草堂邀稚存味辛同集〉詩四首之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何不,表示反問。《論語.公冶長》:「盍各言爾志?」《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祭酒計甚善,王盍用之?」
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東北)人。師事賈逵,受古文經學,為馬融所推重,時人譽稱「五經無雙許叔重」。舉孝廉,歷任洨長、太尉閣祭酒。所著有《說文解字》和《五經異義》。《說文解字》始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前後經歷二十餘年,至漢安帝建光元年,許慎卧病在床,才由其子許沖進上。;而《五經異義》已佚,清人陳壽祺《五經異義疏証》輯註較備。許慎於《說文解字敘》中指出:「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由於古人沒有文字,只用結繩等方法來記事,以致「庶業其繁,飾偽萌生」。及至倉頡造字,才使「百...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韓愈七歲開始讀書,十三歲能寫文章,自言「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與鳳翔邢尚書書》)。貞元二年(786年)赴長安應試,無門第資蔭,三試不第。貞元八年(792年)始中進士。應吏部試,又三次不中。貞元十一年(795年),三次上書宰相,希得薦舉。貞元十二年(796年),汴州宣武軍亂,隨宣武軍節度使董晉赴任,擔任觀察推官。期間與孟郊相識交遊,李...
謝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晉」陽夏人,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出身名門大族,祖父謝衡以儒學知名,官至國子祭酒;父親謝裒,官至太常卿。謝安年輕時就思想敏銳深刻,舉止沉著鎮定,風度優雅流暢,能寫一手漂亮的行書。東晉初年的不少名士如王導、桓彝都很器重他,少年時就有重名。然而謝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東晉朝廷先是徵召他入司徒府,接著又任命他為佐著作郎,都被謝安以有病為藉囗推辭了。後來,拒絕應召的謝安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遊,出則漁弋山水,入則吟詠屬文,挾妓樂優遊山林,就是不願當官。當...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為主,佛道為輔,兼通六藝的發展方針。 教育系統化 隋 隋文帝開國後,在中央設立了國子寺,設寺祭酒轉管教育,又置博士、助學等充當老師。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算學、書學等專科學校,大理寺同時設立了律學,教授法律。由於隋初學校系統發達,學生眾多,但人才鮮少,隋文帝下詔廢天下之學,只保留國子寺一所綜合式學校。國子學後改稱太學,而隋煬帝以後,國子寺改為國子監,並在地方設立庠、序等學校,教育規模逐步擴大。 唐 唐高祖建制以後,繼承了隋朝的教育制度,在國子監之外又設立弘文館、崇文館兩所貴族式學校。科舉考試制度也在這一時期...
許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8?~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性淳篤,少博學經籍,師事賈逵,專攻古文經學,時人譽為「五經無雙許叔重」,官至太尉、南閣祭酒。著有《五經異義》,今已亡佚。又著有《說文解字》十四卷,為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專著,對後世影響很大。
陳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禁的崔琰。曹操圍袁尚時曾派遣陳琳求降,被曹操拒絕。陳琳後為曹軍俘獲。曹操惜才曹操愛其才,署為司空軍師祭酒。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疫疾大作,與劉楨、應瑒、徐幹等人同染疫疾而亡。 著作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評價典論作者曹丕評曰:「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 參考文獻《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