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戰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歧路燈》第一○一回:「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作「學步邯鄲」。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遂匍匐3>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 〔注解〕 (1) 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此典出自於《莊子.秋水》,然「故步」一語,《莊子》原書作「故行」。見「邯鄲學步」。 (2) 髣髴:似乎、好像。 (3) 匍匐:音ㄆㄨˊ ㄈㄨˊ,手足伏地爬行。 2、「自封」:晉.庾闡〈斷酒戒〉(據《藝文類聚.卷七二.食物部.酒》引)有一醉夫勃然作色曰:「蓋空桑炤籛始於無情,靈和陶醞奇液特生,聖賢所美,百代同營。故醴泉涌於上世,懸象煥乎列星;斷蛇者以興霸,折獄者以流聲。是以達人暢而不壅,抑其小節而濟大通,子獨區區1>檢情2>自封,無或口閉其味而心馳其聽者乎!」庾生曰:「爾不聞先哲之言乎!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計算。《左傳.宣公十二年》:「右廣初駕,數及日中;左則受之,以至于昏。」民國.楊伯峻.注:「數者,數漏刻也。」《莊子.秋水》:「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井上的圍欄。通「韓」。《莊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唐.成玄英.疏:「幹,井欄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怒叱、武力逼迫,使人害怕。如:「恐嚇」、「威嚇」、「嚇阻」。《莊子.秋水》:「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文選.鮑照.蕪城賦》:「飢鷹厲吻,寒鴟嚇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然、本性。如:「天真」。《莊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抓取。《莊子.秋水》:「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儒林外史》第二回:「撮了一把苦丁茶葉。」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貽笑,遺留笑柄。「貽笑大方」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語本《莊子.秋水》。 △「大方之家」、「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同時。如:「齊唱」、「齊步」、「並駕齊驅」、「百花齊放」。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清.譚嗣同〈有感〉詩:「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洋,抬頭看的意思。形容因驚奇而仰視發出驚嘆。語本《莊子.秋水》。後用「望洋興嘆」比喻因能力不足而自嘆不如或感到無可奈何。 △「無可奈何」、「貽笑大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