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8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餵牲口。《左傳.成公十六年》:「秣馬利兵。」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吳語》吳王1>昏乃戒2>,令秣馬食士3>。夜中,乃令服兵擐甲4>,係馬舌5>,出火灶6>,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7>。行頭皆官師8>,擁鐸拱稽9>,建肥胡10>,奉文犀之渠11>。十行一嬖大夫12>,建旌提鼓13>,挾經秉枹14>。十旌15>一將軍,載常建鼓16>,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陣17>,皆白裳18>、白旂19>、素甲、白羽之矰20>,望之如荼。王親秉鉞21>,載白旗以中陳而立22>。左軍23>亦如之,皆赤裳、赤旟24>、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
義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憤氣填胸注音︰ㄈㄣˋ ㄑ|ˋ ㄊ|ㄢˊ ㄒㄩㄥ漢語拼音︰fèn qì tián xiōng釋義︰猶「義憤填膺」。見「義憤填膺」條。 01.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築壘清野,秣馬訓兵,憤氣填胸,誓雪國恥。」 參考詞語︰憤氣填膺注音︰ㄈㄣˋ ㄑ|ˋ ㄊ|ㄢˊ |ㄥ漢語拼音︰fèn qì tián yīng釋義︰猶「義憤填膺」。見「義憤填膺」條。 01.《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下》:「我每思貞觀、開元之時,觀今日之事,往往憤氣填膺耳。」 02.清.俞樾《右臺仙館筆記.卷三.秦娘》:「何物婢子,如此倔強,令人憤氣填膺!」 參考詞語︰激忿填膺注音︰ㄐ| ㄈㄣˋ ㄊ|ㄢˊ |ㄥ漢語...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貞元2>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時二友人於坐扶生歸家,臥於堂東廡3>之下,二友謂生曰:「子其寢矣!余將秣馬濯足4>,俟子小愈5>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餞公主之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武器。如:「秣馬厲兵」、「短兵相接」。《說文解字.廾部》:「兵,械也。」《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漢.鄭玄.注:「鄭司農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養精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休養生息,秣馬厲兵辨似: 「養精蓄銳」及「休養生息」都有調養休息,蓄備精力意思。 「養精蓄銳」用在準備征伐、比賽之前;「休養生息」用在遭遇災變之後。 養精蓄銳 休養生息 辨似例句 ○ ㄨ 比賽之前,所有的隊員都~,準備在球場上大展身手。 ㄨ ○ 凡是仁君必定會考慮到戰後~的重要。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張岱《石匱書後集.卷二五.左良玉列傳》:「迄今韓蘄王除苗傅之奸,臣職如斯方盡,是用勵兵秣馬,問罪興師。」 參考詞語︰發兵問罪注音︰ㄈㄚ ㄅ|ㄥ ㄨㄣˋ ㄗㄨㄟˋ漢語拼音︰fā bīng wèn zuì釋義︰發兵,即「興師」。「發兵問罪」即「興師問罪」。見「興師問罪」條。 01.《飛龍全傳.第四八回》:「今天子發兵問罪,汝等快快獻關,可免一死。」
解甲歸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厲兵秣馬
嚴陣以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解釋嚴陣,嚴正整齊的陣勢。指做好充分的準備以迎擊人的進犯。 出處北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光武帝建武三年>:「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以待之。」 故事 補充(1)相似詞: 秣馬厲兵、枕戈待旦(2)反異詞:望風而逃、潰不成軍 例句皇帝親自統御六軍,做好充分的準備等待敵人的進攻。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414,金安文教機構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矣,而復緩師,秦將生心。『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逐寇如追逃』,軍之善政也。」訓卒,利兵,秣馬,蓐食,潛師夜起。戎子,敗秦師于令狐,至于刳首。 ◎3《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冬十月,華登以吳師救華氏。齊烏枝鳴戍宋。廚人濮曰:「《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勞且未定也,伐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