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朱柏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7~1688)名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明末江蘇崑山人。入清後隱居不仕,其學篤守程朱,知行並進,所著之治家格言,尤為膾炙人口,卒後門人私諡為孝定先生。
|
程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生於北宋仁宗明道二年(西元一○三三年),卒於北宋徽宗大觀元年(西元一一○七年),享壽七十五歲。字正叔,為程顥的胞弟,少明道一歲。二程秉氣,大程溫和而重直覺;小程剛烈而重客觀,其學對後世格物致知的理學派影響極大。 著作:經學和思想的著作主要有《程氏易傳》四卷,《程氏經說》八卷,《伊川文集》八卷,及和大程合錄的語錄以及遺書。觀點:性即理,一陰一陽之謂道,心性情三分……。評價:馮友蘭:「程明道,為程朱理學一派之先驅。」
|
許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知有聖賢之學,著重於實踐理論,與朱熹重於闡釋理論不同。=評價=主要業績是奠定元朝國子學基礎,和闡揚程朱學說。不少元代人推崇他是朱熹的繼承者。=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十二》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zh.wikipedia.org/wiki/许衡
|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枕籍至深。林紓個性急躁,思想極為保守,與當時新文化運動之領袖陳獨秀、胡適等人自然意見相左。林紓崇尚程朱理學,自言讀程朱二氏之書“篤嗜如飫粱肉”,但卻又能看清“宋儒嗜兩廡之冷肉,凝拘攣曲局其身,盡日作禮容,雖心中私念美女顏色,亦不敢少動”的虛偽。琴南不諳外語,不能讀外國原著,只能“玩索譯本,默印心中”,後來他和王壽昌、魏易、王慶驥、王慶通等人合作,翻譯外國小說,當中包含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國的作品。林紓一生翻譯之作品...
|
文字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十七篇,因不滿之語甚多被殺。全州謝濟世任御史,彈劾雍正帝寵信的田文鏡,被處流刑,又因「大學生」謗程朱,被判死刑,幸後遇赦。又呂留良(晚村)厭棄清朝,不肯出仕,與同志研究朱子學以明華夷之別、王者之政,提供排滿的理論根據;其民族思想經科舉的詩文選流行於士人之間。雍正十年,曾靜受其影響意圖謀反。事發後,呂留良已死,仍掘墓斬首,族人門生皆受到嚴重的處罰,著作也遭禁查。江西王錫侯著「字貫」,正「康熙字典」之誤,因凡例有康熙帝之名,被視為大逆不道,處死。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康熙、雍正英文關鍵字:Kangxi Emperor、Yo...
|
薛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92~1464)字德溫,號敬軒,明河津人。成祖永樂年間進士,英宗時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參預機務,學本程朱,以躬行復性為主,世稱瑄為「河東派」。為文雅正,詩多沖澹高秀、吐言天拔。卒贈禮部尚書,諡文清。著有《薛文清集》、《河汾詩集》、《薛子道論》、《從征名言》、《讀書錄》等。
|
陸王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陸九淵與明代王守仁兩學派的合稱。這兩派思想一脈相承,都屬心學派,以「發明本心」為學問之首要。但陸偏儒,王偏道;陸主漸悟,王主頓悟。相對於宋代程朱之學而言。
|
顛撲不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顛撲不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一生著述繁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
|
攧撲不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顛撲不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一生著述繁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
|
唐君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9~1978)四川宜賓人,祖籍廣東五華。近代中國哲學家,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歷任四川、華西、中央諸大學教授。民國三十八年避難香港,與錢穆、張丕介等創辦新亞書院。民國六十七年,因肺癌病逝香港。其畢生以重振中國哲學為職志,且精通中西哲學思想,建構成一套上承程朱,貫通天人的唯心哲學體系。著有《中國哲學原論》、《人文精神之重建》、《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人生之體驗》等書。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