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6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寂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寂寞空虛。[例]妻子去世後,他的日子過得很寂寥。
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儀是戰國時代有名的謀士,《戰國策.秦策一》裡記載他遊說秦惠王,向秦王分析當時的國際情勢,提出自己的連橫政策,以打破六國合縱之約,進而統一天下。他認為六國普遍國庫空虛,賞罰不明,以致軍民到了戰場上,看到敵人都四處逃散,然後怪罪人民不能效忠。其實這都是制度上的不公,賞罰不明確所造成的。而秦國制度完備,信賞必罰,人民「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意謂:人民都勇於赴死,為國家效命,不怕刀槍火炭,斷然戰死沙場之人「比比是也」。因此,秦國有實力併吞六國,只要政策得當。就用「比肩」來表示很多。後來「比比皆是」這個成語就從「比是也」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到處都是。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據《全唐詩.卷三四一.韓愈》引)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1>,乃一龍一豬。飛黃2>騰踏3>去,不能顧蟾蜍4>。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君子與小人,不繫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無懈可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孫武所撰的《孫子》,是一本兵書,內容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三國魏曹操十分推崇本書,並為其作注解。典源「擊其懈怠,出其空虛」,原是《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兩句話的注,大意是:趁敵人沒有防備的狀態下發動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即在對方毫無準備時,給予迅速的攻擊,是用兵取勝的戰略之一,相對的,如果我軍沒有任何缺點可讓人攻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清.歐陽兆熊等合著的《水窗春囈.卷下.部曹才學》中,說到草擬奏章之人大都有才學,但考場失利,而他們「所作奏稿咨稿,駁斥事理,悉無懈可擊」,即指所作的奏稿咨稿沒有缺點可以攻擊。後來「無懈可擊」這句成語就從「擊其...
大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注音︰ㄎㄨㄥ ㄈㄨˋ ㄆ|ㄢˊ ㄆ|ㄢˊ漢語拼音︰kōng fù pián pián釋義︰比喻腹中空虛無真才實學者。見「大腹便便」條。 01.宋.廖行之〈青玉案.家山此去無多路〉詞:「崢嶸歲月還秋暮,空腹便便無好句。」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封神演義》第三五回:「一著空虛百著空。臨渴掘井,悔之何及!」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宜未雨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也作「臨渴穿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形的穀倉。《說文解字.囗部》:「囷,廩之圜者。」《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國語.吳語》:「今吳民既罷,而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三國吳.韋昭.注:「員曰囷,方曰鹿。」
室如懸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國語·魯語上》:「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2.語譯磬,古代石製的敲擊樂器。懸磬:屋裡像掛著的石磬,空無一物。原指府庫空虛,現形容家境非常貧寒,物質匱乏或指人生活非常艱難困苦。 3.故事內容有一次,齊孝公出兵去征伐魯國,魯君想派人去說服齊國,制止齊國的侵略,但是不知道用什麼言詞去說服他們,便去問展禽。展禽沈思了一會兒,就說﹕【我聽人說過,處在大國的地位,才可以教導小國;處在小國的地位,卻只能服侍大...
餘音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阮元《揅經室集.一集.卷五.標梁考》:「《列子》曰:『韓娥鬻歌,餘音繞梁。』惟其梁有空虛相架之處,故可云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空虛。《淮南子.精神》:「處大廓之宇,游無極之野。」漢.高誘.注:「廓,虛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