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3.60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薄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脣形科薄荷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葉對生,具短柄,長橢圓形,長三至七公分,先端銳形,邊緣有鋸齒,葉背有細斑點。夏秋間,輪繖花序腋生,萼端五裂,花冠淡紫色。其莖葉製成的薄荷油及薄荷腦,一般可為點心、糖果的調味料,並可作為驅風劑、芳香劑。
除法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為將全部的數量,依照相同的等分或者數量來進行分配,使得全部的物品能分成若干等份,舉例而言,有15顆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則每人可分得幾顆,此即為等份除的除法問題。另一方面,所謂包含除為將全部的數量,分配成一定的數或量,因此想將全部數依照一定量分配時,共可分成幾等份,舉例而言,即為有15顆糖果,每人平均分到5顆糖果,則可分配給多少人,此類的問題則成為包含除。(註1) 除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量詞。計算碟裝物的單位。如:「兩碟瓜子」、「三碟糖果」。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表中,特別將成人取向的題目加以修改,使其接近兒童的共同經驗,例如:在算術分測驗中,將「香菸」改為「糖果棒」;計程車與卡片遊戲題目均予以替換。其他改變包括對特殊團體兒童不熟悉的題目,幾個分測驗的內容給予加長以提高信度,同時改進實施測驗與計分程序。 常模與計分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以6歲半到16歲半的11個年齡組,各組包括男生100名女生100名,總計2200名兒童樣本,每名兒童在一年內接受6周測驗。至於分數計算則與魏氏成人心智量表的程序相同,每一分測驗上的原始分數在兒童自己年齡組內轉化成標準化的標準分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魏...
掏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出、拿出。如:「他掏出口袋中的糖果,分給大家吃。」
糖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藥片、藥丸或某些糖果外包的糖質薄皮。[例]給小孩子服用的藥物,通常包裹著一層糖衣。
掏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挖盡、拿完。如:「罐子裡的糖果不知被那個嘴饞的小孩掏空了?」
撒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東西散落。如:「一個不小心,弟弟將手上的糖果撒落滿地。」
行為改變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果,待行為達到一定期望時,則使用間歇性增強予以維持(張民杰,2007)。懂得善用實際增強物(玩具、糖果、文具、代幣遊戲時間等)與社會增強物(稱讚、微笑鼓勵、鼓掌、讚揚等),使用初期,兩者可併用,待行為維持穩定時,僅給予社會增強物,最後,兩者皆移除時,學生仍能表現出良好行為(郭明德,2001)。行為學派認為在必要情境下才能實行懲罰,只能偶爾使用且需審慎,在懲罰前,需明確告知學生過錯在哪裡,儘量使用剝奪其權利(下課時間、遊戲時間等)的懲罰,少用體罰(郭明德,2001)。 (三)優、缺點 對教師而言,行為改變模式的優點是,...
延宕回饋滿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才能培養孩子享受「延宕的滿足」。丹尼爾.高曼在其舉世聞名的著作《EQ》中舉出一個「延宕滿足」的糖果實驗。實驗對象是對一群五歲的孩子施測,實驗時透過詢問孩子他們願不願意等待一節課,如果他們願意等,就可以得到五顆糖果,如果他們不願意等,就只能拿到一顆糖果。實驗結果發現大多數孩子不願意等待,蜂擁而上的去拿取一顆糖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