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49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仁」從個人修身做起,最後擴充成為維繫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這種力量發揮到極致,就是「大同世界」的達成。因此為了維繫「仁」的標準,君子是可以犧牲性命的。孟子把孔子的「仁」用「義」來解釋,「義」就是公益,往往和個人私利是衝突的。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當「義」和「利」不可兼得的時候,為了公益,是要「捨生取義」的。性命雖是個人最大的私利,但是為了社會國家的利益,必要時可以犧牲。這正和「殺身成仁」的精神一樣,也正是傳統儒家的堅持的修身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維繫網的粗繩。《說文解字.糸部》:「綱,網紘也。」《書經.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唐.杜甫〈又觀打魚〉詩:「蒼江魚子清晨集,設網提綱取魚急。」
權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況;在不確定和動蕩環境中運營的組織需要有更高程度的內部差異性,同時組織需要適當整合,將這些差異部門維繫起來。作為一種行為理論,權變理論認為根本沒有所謂的最好的辦法去組織企業、領導團隊或者制定決策。組織形式或(領導風格、決策方式)在某種情況下效果卓著,然而,換一種情況可能就不那麼成功。換句話說,這種組織形式或(領導風格、決策方式)依賴於組織內部的或外部的約束(因素)。 *(三) 制約權變理論的因素:組織規模組織對於外界環境的適應性組織資源與經營活動的差距管理人員對員工先入為主的假想戰略科技 *(四) 代表人物 1. Fi...
綱舉目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或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漢.鄭玄〈詩譜序〉。 (2) 紀:絲的頭緒、條理。 (3) 綱:維繫網的粗繩。 (4) 目:網的孔眼。〔參考資料〕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臨淵而搖木,鳥驚而高,魚恐而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漢.鄭玄〈詩譜序〉(據《詩經.卷首》引)欲知源流清濁之所處,則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風化芳臭氣澤之所及,則傍行而觀之。此詩之大綱也。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於力則鮮,於思則寡,其諸君子亦有樂於是與!
聯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絡維繫。[例]家長應與學校保持聯繫,以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形。
連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結合。《新唐書.卷一五○.列傳.常袞》:「今西藩盤桓境上,數入寇,若相連結,以乘無備,其變不細,請早圖之。」《三國演義》第五七回:「早有人報到許昌,言劉備有諸葛亮、龐統為謀士,招兵買馬,積草屯糧,連結東吳,早晚必興兵北伐。」
2.透過網路傳輸,使分置多處的電腦或網路設備,能夠相互的溝通或傳遞訊息。
陽剛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it masculinity)此指絕大多數男性雖然不是直接參與、實踐霸權陽剛特質,但卻間接的鞏固、維繫其存在。例如:校園中盛行的阿魯巴等帶有性意涵的遊戲發生時,即便部分同學感覺此作為過於粗暴、殘忍而沒有參與,但也不會試圖阻止其發生,甚至在旁起鬨以取樂。又或者成年男子因工作需要而應酬,即是看到同座的女同事而備感尷尬,但也不會試圖改變整個組織文化。共謀式陽剛氣質係指其不會以言語或積極的作為來施展性別權力,但性別暴力上演之際,經常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間接助長霸權陽剛特質的展現。 邊緣的陽剛特質(marginal mascul...
維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繫保持。《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暹、奉與術,卒合之軍耳,策謀不素定,不能相維持。」《儒林外史》第一回:「天可憐見,降下這一夥星君去維持文運,我們是不及見了!」
羈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縻,繫牛的繩索。羈縻引申為牽制、維繫。《史記.卷二五.律書》:「故偃武一休息,羈縻不備。」《漢書.卷六一.張騫傳》:「大宛以西皆自恃遠,尚驕恣,未可詘以禮羈縻而使也。」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瞭解日常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生活的實際活動,充實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能。加強對日常生活的關懷,維繫與自己、他人及環境間的和諧關係。陶冶改善家庭生活及建立幸福家庭的信心、志趣與理想。 分段能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飲食1-1-1察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