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0.69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窗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從軍,屢破金兵,復國有望,然因宰相秦檜力主和議,於是一日內連降十二道金字牌,召還,誣陷「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中。孝宗時復其官位,諡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諡忠武。有《岳武穆集》。 (3) 謀:策畫,計謀。 (4) 厲聲:語氣嚴厲。 (5) 得請於帝:指請准於天帝,來要秦檜之命。 (6) 秦:宋人,生卒年不詳,秦檜之子,本為秦檜妻兄與婢妾所生之子。官至少師。秦檜死後,秦亦被廢。 (7) 方士伏章:方士,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的人。伏章,方士名,宋人,生卒年不詳。 (8) 荷:音ㄏㄜˋ,扛,此處為穿戴之意。 (9) 太師:職官名。三公之一。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宋時稱丞相為太師...
標籤論(labeling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觀點,認為人的行為之所以變得不正常,是因為別人說他不正常所導致。所謂標籤是指為一個人或群體加上一個罪名,把他(們)認定為偏差者。以社會學觀點來看,貝克認為欲解釋偏差行為,要觀察的對象必須包含兩種,一種是犯罪人,另一種是負責逮捕、審判的人,而前一種代表被標籤者,後一種則代表標籤者。換言之,犯罪與否是一種社會反應的過程,當標籤者決定將規則與懲罰加諸於某些行為上時,就是標籤偏差行為的開始,同樣地,如果這個社會對某項行為沒有反應的話,即使這些行為再怪誕,也不會被認為是偏差行為。而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標籤論,它更屬於自我認同的一種...
山窮水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陷於絕境,窮困之至。《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及至山窮水盡,一無法想,然後定他一個罪名。」《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兄弟現在已經是山窮水盡了,苟有一線生路,怎敢冒瀆小翁。」也作「水盡山窮」、「水窮山盡」。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戴上、施加。如:「他不知不覺被扣上一個罪名。」、「武大郎被扣了頂大綠帽。」
聲名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聽信趙高的讒言,命令蒙毅自殺。蒙毅對傳命的使者說:「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判處百里奚以不應得的罪名,所以得到『繆』的諡號(諡法:「傷人蔽賢曰『繆』」。後通作「穆」。);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記》,對「籍於諸侯」作了註解:「惡聲狼籍,布於諸國。」就是說那些昏君濫殺忠臣的惡名,遍布各國。後來「聲名狼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主於「狼藉」一詞,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孝行足為楷模,許悼公死於政治謀殺也是事實,怎麼會是因為太子許止沒有樂正子春孝順,就被冠以「弒君」的罪名呢?劉知幾認為公羊高是為了彰顯同是孔子門人的樂正子春的德行,所以扭曲事實加以解說,例子舉得不對,罪名也定得太過牽強,沒有達到原本彰顯樂正子春孝行的用意,反而變得十分可笑。後來「不倫不類」這句成語,就從劉知幾《史通》中的「編次不倫,比喻非類」演變成,用來形容事物不成體統。
冤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給無辜者加上罪名。《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平日間冤枉他一言半字,便要賭神罰咒,那個肯重疊還價?」
東門黃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趙高誣以謀反罪名,臨刑腰斬時懊悔的告訴他的兒子說:「我想與你牽著黃犬到東門外逐兔,哪裡有可能啊!」典出《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後用以比喻做官遭禍,抽身悔遲。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東門黃犬,固以長悲;南陽白衣,何可復得!」
徇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私情左右,不能秉公處理事物。漢.桓寬《鹽鐵論.刺復》:「策諸利富者,買爵販官,免刑除罪,公用彌多而為者徇私。」宋.蘇軾〈論每事降詔約束狀〉:「若受賄徇私,罪名重者,自從重。」也作「徇情」。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