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09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范雎既相秦,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范雎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於秦……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行,因門下人謝罪。於是范雎盛帷帳,侍者甚眾,見之。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於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1>曰:「汝罪有幾?」曰:「擢賈2>之髮以續賈之罪,尚未足。」 〔注解〕 (1) 范雎:西元前?∼前225,字叔。戰國時策士,魏人,善口辯,以遠交近攻的策略遊說秦昭王,昭王悅,官拜秦相,封應侯。雎,音ㄐㄩ。 (2) 賈:須賈,戰國時魏國中大夫,生卒年不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迎接。《書經.顧命》:「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宋.蘇軾〈留侯論〉:「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荊木製成的鞭子,古代用作刑杖。《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死灰復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其後安國1>坐法抵罪,蒙2>獄吏田甲3>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田甲曰:「然即溺4>之。」居無何5>,梁6>內史7>缺,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史,起徒中8>為二千石9>。田甲亡走10>。安國曰:「甲不就官,我滅而宗。」甲因肉袒謝11>。安國笑曰:「可溺矣!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12>之。 〔注解〕 (1) 安國:即韓安國,字長孺,西漢梁國成安人,生卒年不詳。漢景帝時,為梁孝王之中大夫。武帝時,累遷至御史大夫。 (2) 蒙:梁國縣名,地約當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南。 (3) 田甲: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為蒙縣治理獄政之官。 (4) 溺:音ㄋ|ㄠˋ,通「...
不毛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夏六月乙卯,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晉師敗績。大夫不敵君,此其稱名氏以敵楚子何?不與晉而與楚子為禮也。曷為不與晉而與楚子為禮也?莊王伐鄭,勝乎皇門,放乎路衢。鄭伯肉袒,左執茅旌,右執鸞刀,以逆莊王,曰:「寡人無良,邊垂之臣,以干天禍,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1>此喪人2>,錫3>之不毛之地,使帥一二耋老4>而綏5>焉,請唯6>君王之命。」莊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為言,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莊王親自手旌,左右撝軍,退舍七里。 〔注解〕 (1) 矜:同情、憐憫。 (2) 喪人:失位流亡的人。喪,音ㄙㄤˋ,失去。 (3) 錫:通「賜」。賜與、賜給...
有志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尤相類也。將軍前在南陽1>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2>,有志者事竟成也!」弇因復追步,步奔平壽,乃肉袒負斧鑕於軍門。 〔注解〕 (1) 南陽:漢朝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獲嘉縣北。 (2) 落落難合:形容見解特出孤立,難以相謀。見「落落難合」條。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是說:「搶在敵人之前動手,可以劫奪敵人的戰鬥意志。」據《左傳》,宣公十二年春,楚莊王圍鄭,鄭襄公肉袒牽羊請降。夏,六月,晉師救鄭,與楚對陣,諸將和、戰主張不一。晉魏錡曾向晉君請求擔任公族大夫而未得,趙旃請求擔任公卿也未得,兩人都懷恨在心,想要晉師打個敗仗。所以請求派他們去向楚軍挑戰,但晉君不允許;又請求去邀請楚人來同盟,晉君接受,派二人一起前去。這時侯,晉、楚之君事實上都有意和解,晉君深怕二人懷恨前往,也許會滋生事端,為求有備無患,所以派出兵車前往接應。楚營將領潘黨看見兵車揚起的塵土,立刻向中軍告急,孫叔敖就說:「寧可我們先侵犯敵人,不要讓敵人侵犯我們。《詩》說:『元戎十輛,在前面開道。』...
刎頸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9>,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10>之至此也。」卒11>相與驩12>,為刎頸之交。 〔注解〕 (1) 相如:藺相如,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出身寒微,終以智勇而顯貴。趙惠文王時,秦昭襄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奉命帶著璧使秦,見秦王毫無誠意,便以智謀將和氏璧完整帶回趙國。後來又在秦、趙澠池之會,面斥秦王,使趙王免於屈辱,遂封為上卿。 (2) 廉頗: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為趙國名將,屢敗齊、魏等國,以敢善戰聞名於諸侯。 (3) 已而:不久、後來。...
謝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錯,請求諒解。《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三國演義》第三回:「太后曰:『汝等可詣大將軍府謝罪。』」
李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道。等到兵臨城下,內外隔絕時,他還在淨居寺聽和尚講經。到這時候,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殉國,一是肉袒出降。結果他走了第二條路。肉袒出降,全家北徙,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穿戴白衣紗帽,忍受著人世間最難堪的俘虜生活。他做了俘虜後,精神方面所受的痛苦與侮辱,是不待言的。他將內心感受發之於詞,這在宋朝統治者的眼裡,覺得是一種叛逆。因此就遭了宋太宗的毒手,用著牽機藥結束了他的生命,那時正是七月七日的晚上,他剛好是四十二位的壯年。 作品李煜的詞,因他前後生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