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3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靈巧能幹的婦女如果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做事缺乏必要條件難以完成。[例]我無法接下這份工作,因為在缺乏經費的情況之下,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最精明能幹者。《書經.泰誓上》:「惟人,萬物之靈。」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官場現形記》第五九回:「碰巧他這位老賢甥,聽話也只聽一半,竟是斷章取義。聽了老母舅臨終的說話,以為是老母舅保舉他堂舅爺接他的手,所以才會誇獎他能幹。」
賢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女子善良且深明大義。[例]大嫂既能幹又體貼,是個賢慧的妻子。
不著邊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一九回》何濤便差著兩隻小舡,舡上各帶三個做公的,去前面探路去了。兩個時辰有餘,不見回報。何濤道:「這廝們好不了事!」再差五個做公的,又兩隻船去探路。這幾個做公的了兩隻船,又去了一個多時辰,並不見些回報。何濤道:「這幾個都是久慣做公的,四清六活1>的人,卻怎地也不曉事!如何不著一隻船轉來回報?」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2>自去走一遭。」揀一隻疾快小船,選了幾個老郎做公的,各拏了器械,槳起五六把樺楫,何濤坐在船頭上,望這個蘆葦港裡蕩將去。 〔注解〕 (1) 四清六活:精明能幹。見「四清六活」。 (2) 須用:必須。
三頭六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呼風喚雨,神通廣大反義:一無所長辨似: 「三頭六臂」及「神通廣大」都有本領高強的意思。 「三頭六臂」側重於形容能力、氣力強大;「神通廣大」則側重於形容門路多,有辦法。 三頭六臂 神通廣大 辨似例句 ○ ㄨ 他雖然年輕力壯,精明能幹,但也不至於有什麼~的本領。 ㄨ ○ 連這種東西你都能弄到,真是~啊!
能者多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靈巧多才的人多憂勞。語本《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智者憂。」後用為恭維人能幹、多才多藝。即能力強的人,承擔較多責任,比常人辛苦。《紅樓夢》第一五回:「俗語說的『能者多勞』,太太因大小事見奶奶妥貼,率性都推給奶奶了。」《文明小史》第七回:「老哥真是能者多勞,所以如此公忙得很。」
鹿死誰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徐光說:「我的功績可以和歷史上哪位開國君主相比?」徐光說:「陛下您比漢朝的劉邦、曹魏的曹操還要神勇能幹,自夏商周以來無人能比,只在黃帝之下而已!」石勒聽了笑著說:「你把我說得太好了吧!我若遇到劉邦,必定忠心侍奉他,與韓信、彭越等一起替他打天下。如果遇到光武帝劉秀,就會和他爭天下,那時誰會輸贏還不知道呢!」石勒用「未知鹿死誰手」表示他有與劉秀競爭的自信。「鹿」是古代狩獵的主要目標,多用以比喻政權。在《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裡就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說法,表示秦失去了政權,群雄起而相爭。因此「未知鹿死誰手」指天下會落在誰的手裡還不一定。後來「鹿死誰手」被用來比喻競爭比賽,誰能取得最後的...
笨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靈活、乖巧、能幹、伶俐、機靈、聰明、靈巧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厲害的一個」,「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1964年毛澤東更借題發揮,指出:「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息,張良說,什麼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韓信要求自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我媽的,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