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4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目張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膽識,無所畏懼的盡忠職責。《晉書.卷九八.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新唐書.卷一一六.韋思謙傳》:「丈夫當敢言地,要須明目張膽以報天子,焉能錄錄保妻子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懦弱、無膽識。如:「孬種」。
自告奮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動請求擔負冒險犯難的事。《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這饒守原本只有這一個兒子,因為上頭提倡遊學,所以他自告奮勇,情願自備資斧,叫兒子出洋。」《孽海花》第二五回:「海軍必要個有膽識不怕死的人,何太真既然自告奮勇,何妨利用他的朝氣。」
標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揚、稱讚。《大宋宣和遺事.利集》:「盜我儒名,高自標榜。」《文明小史》第四五回:「更有些無知無識的人,恭維他是膽識俱優之人,他也落得借此標榜。」也作「標牓」。
魄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事務時所具有的膽識和果斷力。如:「他辦事很有魄力。」
長風破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乘風破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宋書.卷七六.宗愨(ㄑㄩㄝˋ)列傳》中記載,南朝宋的振武將軍宗愨,年輕時勇敢有膽識,練就一身好武藝,但因個性不受拘束,有時會意氣用事。他的叔父宗炳曾問他將來的志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充分表示他胸懷大志,有不畏艱難、奮勇前進的精神。宗炳是個高尚清流的人,長年隱居,專務讀書、作畫,皇帝曾請他作官,都被婉拒。由於他深知姪兒的個性,聽了這番話,不免有些擔心,認為這個姪兒將來不是揚眉吐氣,就是會連累家族。後來宗愨受人提拔,又因攻打林邑國有功,替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皇帝讚賞,並封他為「洮陽侯」。「乘風破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義為...
氣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做事的膽識和果斷力。[例]他處理事情明快、果決,很有氣魄。
諸如此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此相類似的許多事物。《程乙本紅樓夢》第一六回:「自此,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所作所為,諸如此類,不可勝數。」《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諸如此類的笑話,不一而足。」
劍膽琴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有英雄膽識,又有儒雅情致。比喻俠骨柔情,文武雙全。也作「琴心劍膽」。
魏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事,太宗笑著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