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猶未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致、意趣尚未滿足。如:「我們聊到半夜,仍覺得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桓溫領兵北伐,命令袁虎斜靠著馬寫一篇告示,袁虎不一會兒即寫滿七張紙,而且文情並茂。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後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公子此時,一團興致,覺得這事倚馬可待,那知一想,纔覺長篇累牘,不合體裁。」也作「倚馬千言」。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文章旨趣高超,辭采峻切犀利。語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後以興高采烈形容興致勃勃,情緒熱烈的樣子。《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老殘以為他一定樂從,所以說得十分興高采烈。」《官場現形記》第一三回:「幸虧一個文七爺,興高采烈,一檯吃完,忙吩咐擺他那一檯。」
談笑風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笑之際興致高昂,言辭風趣。宋.辛棄疾〈念奴嬌.妙齡秀發〉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野叟曝言》第一○回:「一路觥籌交錯,談笑風生,直到姑蘇關上,方才過船別去。」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就是遊山玩水,也常和嵇康、王戎等幾個好友在竹林裡喝酒、彈琴、吟詩、喧鬧,而有「竹林七賢」之稱。興致高昂之時,常常手舞足蹈,大叫大笑,忘了自己。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高興過頭,舉止失去常態。 + 李邕是唐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學習晉代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筆法,筆力雄健勁拔,善寫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剛開始接觸李邕的字時,並不十分欣賞他的風格,但後來愈看愈喜歡,還從中習得不少筆法,因此寫下〈李邕書〉這篇文章,描述自己對李邕書法的感受。他從李邕的書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形容興趣不高或情緒不好。如:「只要下雨天,我出門的興致就低了。」、「自從落榜後,他的情緒一直很低。」
涓滴歸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一點一滴之微也不私取,是極其清廉的意思。 出處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天天到局裡辦公事,什麼馬車錢,包車夫,還有吃的香煙、茶葉,都是小侄自己貼的。真正是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民國黃興致鄧澤如絕筆書:「俾共曉然此次之款,涓滴歸公。」 用法常用於表示公款毫不侵蝕方面。 例句慈濟功德會將所有籌募之款項,全數用來救濟貧困者,真正做到涓滴歸公。 似詞涓滴不取/一介不茍/一毫莫取/廉潔可風 反詞侵占公款/中飽私囊
觸目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所及,令人驚恐。形容事情極為慘重。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花月痕》第五回:「那時正痴珠西入蜀川,天寒歲暮,遊子鄉關之感,……觸目驚心,無復曩時興致。」也作「觸目崩心」、「觸目駭心」。
起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緒熱烈,興致高昂。如:「這次公司旅遊,大家都玩得很起勁。」《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應酬了太太,卻是大把銀子抓給他們用。所以他們趨奉太太,竟其比趨奉老爺還要來得起勁。」
無精打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精神抖擻、精神奕奕、精神煥發、興致勃勃、興高采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